
31/03/2025 09:17
大市分析
理 由 :
建 議 :--
止 蝕 :-- 目 標 :--
理 由 :
受地緣風險加劇與美元信用體系波動影響,黃金價值中樞持續上移。隨著現貨黃金價格淩厲上破3020美元/盎司,相關板塊行情持續發酵。作為長期深耕鐵礦與黃金領域的老牌礦企,中國罕王(03788)最新出爐的2024年度業績再次展露戰略定力:銷售毛利率提升6.57個百分點、西澳金礦資源量突破170萬盎司、41.15%高派息比率回饋股東,於資源板塊週期博弈的圖景中,勾勒出獨特的攻守邊際。
*黃金項目卡位長週期紅利*
黃金資源量的躍升成為中國罕王最新財報的最大亮點。2024年10月,通過增持西澳Cygnet金礦股權至93.37%、收購Corinthia金礦,公司實現黃金資源量增加24.64%至172萬盎司,其Cygnet金礦項目已形成Golden Pig-Copperhead-Corinthia三位一體的規模化礦區。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罕王的資源版圖擴張恰逢黃金定價邏輯悄然改變之時,全球央行連續三年購金規模超千噸、地緣風險溢價持續強化美聯儲降息預期、美元信用弱化等因素均對金價形成長期支撐,或將為其帶來難得的成長窗口期。
戰略執行層面,中國罕王金礦項目開發節奏平穩。西澳Cygnet金礦項目第一階段勘探已完成,數據建模與反向循環鑽探驗證資源潛力,第二階段勘探計劃亦已啟動,目標2027年投產,恰好與黃金長週期上行曲線形成共振。與此同時,公司還主動優化資產結構,以3億澳元現金及312萬澳元的環境債券對價出售Mt Bundy金礦項目,該項交易尚待相關部門審批,完成交割後將進一步提升其資本配置效率,早日達成黃金項目投產的目標。
*盈利品質築牢安全邊際*
中國罕王通過延長鐵礦及高純鐵業務生產天數、優化產品結構、強化精益管理等舉措,其銷售毛利率逆升6.57個百分點至27.11%。成本管控能力的突破,助力公司有效應對外部價格波動壓力,核心業務造血能力依舊強勁,尤其上馬礦區的總資源量增至1.1億噸,為鐵礦業務可持續性奠定堅實基礎。
得益於鐵礦及高純鐵業務經營效率的顯著提升,2024財年中國罕王淨利潤同比增長16.34%至1.76億元,其盈利模型向品質驅動的轉型升級。盈利能力的提升傳導至股東回報層面,公司末期股息與中期股息合計派發每股4.0港仙,派息比率達到41.15%,更以連續五年維持40%以上的派息比率,體現出盈利可持續性,為長期投資者提供確定性收益錨點。
當前中國罕王市盈率顯著低於黃金板塊市盈率均值,該預期差主要源於市場對其黃金項目變現前景的觀望。實際上,Mt Bundy金礦資產的出售,已經展現出該公司金礦資源價值變現的能力,且有望帶來特別股息潛力,增加股東回報彈性。長遠來看,隨著黃金資源勘探數據持續兌現,其黃金資源價值潛力將被逐漸定價,驅動其估值體系重構。
整體而言,中國罕王的鐵礦業務構築現金流安全墊,黃金資產儲備蘊含價值爆發潛力,這種業務組合使其更具估值彈性。當前公司約10倍市盈率,相較黃金同業折讓明顯,疊加特別股息預期,短線期望先突破1.03港元近期高點,中長線估值持續向上可期。《國農證券投資經理 方澤翹》
*筆者未持有上述股票及相關權益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24/03/2025 08:53
大市分析
理 由 :
建 議 :--
止 蝕 :-- 目 標 :--
理 由 :
盛業作為一家「AI+產業供應鏈」的數智科技公司,近年來在業績上取得了顯著的增長。公司深耕基建、能源、醫藥等國家支柱產業,為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找錢、找訂單,從而獲取平台科技服務費。
盛業(06069)2024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及收益9.19億元,同比減少4.6%;淨利潤3.91億元,同比增加36.9%,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加42%至3.8億元。從業務結構來看,數字金融解決方案帶來的收益同比減少27.82%至5.22億元,主要受旗下子公司無錫國金出表影響。而平台科技服務收入實現3.47億元,同比增長103.88%,佔主營收入的比例躍升至37.70%,成為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天風證券發表研報稱,盛業在24年無錫國金出表的影響下,還能實現42%的歸母淨利潤提升,?明公司平台化發展戰略已證明成功,未來將繼續長耕在平台化發展戰略的大方向上,實現業績的快速增長。
盛業在基建、醫藥、能源等核心領域具有深厚的積累,與多家大型央國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公司通過深度綁定產業生態,積累了大量的產業數據和客戶資源,為業務拓展和風險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援。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台累計客戶總數已超過18,100家,較2023年同比增加約18.3%;平台累計處理供應鏈資產總額約為2,490億元,較2023年增加約29.0%;供應鏈資產餘額同比增長55%至280億元。
中金發表研報稱,公司此前在醫療/基建/大宗商品行業已深耕多年,伴隨業務模式逐步成熟,公司2024年進一步切入電商/機器人/智算領域,該行預計公司有望借助其領先供應鏈服務能力幫助相關行業核心企業加速完成供應鏈金融的滲透、釋放增長動力:1)在電商領域,公司戰略投資辛巴達,助力中國產業與跨境電商平台加速出海,同時公司與東南亞地區最大的電商平台已達成戰略合作、推進供應鏈服務;2)在機器人領域,公司與多家領先創投機構達成合作,加速探索「股權投資+供應鏈金融」的創新合作模式;3)在智算領域,盛業已成功接入DeepSeek,並且獲得無錫經開區智算算力支援,我們認為公司有望依託先進的算力與供應鏈服務更好助力AI產業實現加速升級。
在研發方面,截至2024年底,公司研發投入累計超2.5億元。本地化部署了Deepseek大模型,AI技術深度應用於合同審核、風控模型等場景,人均幫助客戶促成的資金周轉規模實現6300萬元,2021至2024年的CAGR(複合年均增長率)達52%。
盛業2024年每股盈利39分,派末期息34.7分,並考慮年內派特別息 ,且承諾2025至2026年度派息率不低於90%。從2018年上市以來,已連續7年實施高分紅政策,累計派息總額達8億元。如此高的派息率在港股市場中十分亮眼,遠超一般認為30%至70%的區間 ,凸顯公司對股東回報的重視,真金白銀回饋投資者,有助於增強投資者的長期投資信心。
盛業今年以來累計漲幅49.65%,跑贏恒生指數23.33%的漲幅。在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這半年左右的時間裡,盛業控股的股價升幅遠超恒生指數。其股價上漲的原因包括公司淨利潤逆勢增長、業務轉型成效顯著以及在供應鏈科技領域的佈局具有發展潛力等。
近期大行先後發表研報推薦盛業:中金給予目標價15港元,維持跑贏行業評級;天風證券亦給予目標價15港元,維持買入評級;中信建投給予目標價12.17元,維持買入評級。《國農證券投資經理 方澤翹》
*筆者未持有上述股票及相關權益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