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 黃俊碩:兩餸飯興起,對香港餐飲及零售業的啟示
17/05/2024
《金碩良言》在現時香港餐飲市道較為淡靜的情境下,俗稱「兩餸飯」的外賣小菜店,因價格較相宜、菜品選擇多元化及便捷的選購方式,成為逆市奇葩,在新冠疫情爆發後,有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大小社區開業,迅速佔領不少香港傳統餐飲業界的市場份額。
有不少意見認為兩餸飯的冒起,主要原因是香港的經濟表現不振,市民要勒緊褲帶,出現消費降級所致。不過,我們只要細心觀察,兩餸飯大行其道的主因並非完全是所謂的消費降級,甚至乎一些在中環一帶的兩餸飯,價錢可以媲美一般餐廳的價格,反映是香港社會結構轉變的成果之一。
筆者作為一名經常光顧兩餸飯的消費者,除了在日常午饍時間,見證不少打工仔女在核心商業區購買兩餸飯解決午餐之餘,亦遇見大量長者透過兩餸飯滿足其午餐及晚飯所需。其中在不少民生區的兩餸飯,長者成為消費主力。
(美聯社)
毫無疑問,隨著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社會上出現大量獨老、雙老,以及一名中年未婚人士與長者同住的小家庭湧現。他們有別與以住一家多口的情況,這批小家庭的平均年齡較高,每名家庭成員的食物攝取量較低,若果他們到街市買餸煮飯,由於購買食材的分量較少,未必受到街市檔販的歡迎,甚至遭白眼,再加上,他們的體能有所下滑,亦沒有足夠精力烹調菜餚,因此透過外出用饍,成為他們解決一日三餐的主要辦法。
然而,這些年齡偏大的小家庭外出用饍時,可能所點選的食物較少,而且用餐時間較長,亦同樣未必受到食肆歡迎。筆者曾經在午饍期間,在一間茶餐廳內,目睹一名茶餐廳東主,拒絕一名年約60多歲的婦女,帶同其80至90歲的父母用饍。該名婦女稱他們是該店的熟客,為何拒他們於門外?該名東主則指,他們一家三口,只點一份午餐,就要用饍超過一個多小時,嚴重影響翻枱率,因此「做唔到佢哋生意」。有見及此,兩餸飯這種既可以由顧客自行選擇購買分量,同時迅速完成購買食物過程的食肆,成為長者及年長小家庭解決一日三餐的主要選擇。
長遠以言,香港人口老化情況不斷持續,年長小家庭與日俱增的勢頭不可逆轉。而兩餸飯的大行其道,的而且確可以解決長者用饍問題,不過,社會上只有兩餸飯興旺,本質上未必健康。因此,街市檔販及一般食肆的東主有需要應變求變,迎合香港人口結構轉變,調節經營手法。
在街市檔販以言,他們需要明白到不少長者,甚至普通顧客,無法如以往般一次過購買大量食材,因此,應以寬容的態度接受客戶選購分量較少的食材,而情況許可的話,更可以接受顧客的請求,幫助為食材進行清洗及切割等簡單處理,提升服務質素,透過「密食當三番」及良好的服務態度,吸引更多「生客」及「回頭客」光顧。
至於一般食肆東主,更可以推出一些「簡餐」,滿足食量較小的顧客,同時,可以針對一些較為年長的顧客,提供額外優惠,鼓勵他們在非繁忙時間到店內用饍,從而做到「錯峰消費」,一方面減輕繁忙時間的壓力,更可以令整間餐廳的總體生意量穩步上揚。
「積極求變,勇於創新」,一直以來都是香港成功的基石,亦是獅子山精神的最佳體現。當然,兩餸飯遍地開花,無疑是香港餐飲業界迎合市場需要、靈活多變的表現,不過,除了兩餸飯之外,香港的街市檔販、一般食肆東主,亦需要因應香港人口老化、家庭結構轉變,優化自身的經營模式,配合更多年長小家庭的需求。
近日,有內地連鎖餐飲品牌來港開業,提出不收加一服務費、自攜飲品不收費等「七不收」承諾。這種嶄新的經營手法,將會對香港傳統餐飲業經營模式產生一種「鯰魚效應」。筆者期望,香港的餐飲及零售業界以應變求變的態度,明白市場變化,以顧客視角去思考問題,推出迎合顧客需要的經營策略,提升業界競爭力及刺激顧客消費意欲。
立法會會計界議員 黃俊碩
【你點睇?】媒體近日報道有關愛隊涉活動造假或誇大以滿足KPI,事件會否影響你對關愛隊的印象?►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