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個人養老金制度升級,一石二鳥未改挑戰
12/12/2024
「今日搬磚不狠,老了工資不穩」,「退休生活早規劃,天南海北任意遊」……中國60歲以上人口料於2033年突破4億(去年為2.97億)之際,2022年11月開閘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升級--除了從36個試點城市推廣至全國,還納入指數基金、國債等。此養老保險體系「第三支柱」,能否確保70、80後安心、優雅地老去?
產品納入指數基金、國債等
當50後的父母一輩,靠社保每月領取退休金活得「朝氣蓬勃」,徘徊在「半死不活」邊緣的70、80後中年人,對「養老」更顯焦慮重重。鑑於中國60歲以上人口到2033年、2050年料分別突破4億、5.2億,「養老」既是家事,更是國事。
個人養老金制度擴至全國,銀行掀第二輪搶客戰。
繼金監總局10月底發布通知,引導保險業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之後,人社部、財政部、中證監等5部門周四(12日)印發《通知》,明確自15日起,中國境內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均可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稅收優惠政策亦從36個先行城市擴大到全國;將國債、特定養老儲蓄、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範圍。
眾所周知,中國的養老體系的核心為由社保基金受托管理的基本養老保險,截至去年底的參保人數為10.66億,被稱為養老保險體系「第一支柱」。此外,「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以及「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截至去年底參保人數分別為3144萬、5000萬。單從參保人數看,相比強制性的「第一支柱」,「第二/第三支柱」顯然大有發展空間。
去年平均收益率最高3.5%
自2022年底開閘,到3月政府工作報告明言「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何謂個人養老金?簡而言之,在職居民在銀行開通個人養老金帳戶,以每年1.2萬元為上限,自由投資儲蓄存款、退休基金、商業保險、銀行理財,並接入人社部的個人養老金信息平台封閉運行。當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或規定的其他情形下,可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領取。
中國60歲以上人口料於2033年突破4億(去年為2.97億)。
截至周二(10日),個人養老金可投資的金融產品達836隻,其中55%為儲蓄類(466隻),基金類、保險類、理財類分別為200隻、144隻、26隻。市場數據顯示,儲蓄及理財類產品去年的平均收益率僅約2%,保險類3.5%,基金類-4%。
現有ETF費率低+貶值焦慮
值得一提的是,今次個人養老金升級的最大看點,正正是將原本基金類僅限的退休FOF基金(Y份額),擴容至指數基金、國債等,可謂一石二鳥。
今次個人養老金升級的最大看點,正正是將產品擴容至指數基金、國債等。
首先,此舉可提供更多投資選擇,並有望提高個人養老金的收益率。現有退休FOF基金不但清盤頻發(今年以來已達11隻),且收益整體偏低,例如偏股型退休FOF基金(Y份額)截至11月的收益率中位數僅4.2%,大幅跑輸滬深300、中證A500。其次,個人養老金資金投資寬基指數產品,被視作長期資金入市,有利推動A股機構化。
不過,硬幣的另一面是,看看年管理費低至0.15%的各基金現有A500等ETF產品,以及販賣人民幣「貶值焦慮」和遞增複利跑贏的港險經紀的朋友圈,個人養老金即使推廣至全國,要改變「開戶熱、繳存冷」的現狀仍前路漫漫。
撰文:金子安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