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有法》印度2024年大選結果出爐,莫迪雖然贏得第三次連任,但優勢出人意料地
微弱,無法獨立組建政府。這引發了人們對於莫迪是否還能像從前一樣推動改革的質疑,尤其是
他承諾創造更多製造業就業機會。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如何通過進一步融入全球價值鏈
(GVC)來幫助莫迪實現印度製造業的願景。
過去二十年,印度經濟快速增長。然而,增長主要是由國內需求推動的,而印度在全球商品
出口中的份額則始終停滯不前。這意味著印度人口快速增長大大促進了需求側,但並未完全促進
供應側。因此,如果印度能夠提高競爭力並在全球價值鏈中佔據更多份額,那麼外部需求將會為
印度帶來巨大的潛力。
我們通過「全球價值鏈參與度」來評估印度的現狀,這一指標涵蓋從原材料到機械和零部件
等所有的生產投入。根據生產投入的來源,全球價值鏈參與度進一步分為「前向參與」和「後向
參與」,前者指外國出口中的本國原產價值,後者指本國出口中的外國原產價值。這一指標可以
幫助我們看清因再出口和再進口而誇大的總體貿易數字。
資料顯示,由於後向參與的減少,過去十年印度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參與度有所下降。但與此
同時,印度的前向參與度卻大幅提升,尤其是在服務業領域。中國和美國也呈現出類似的趨勢,
這意味著隨著為全球價值鏈貢獻更多的原產投入,這兩個經濟體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排名正在上升
,中國在製造業領域佔據主導地位,而美國則在服務業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印度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後向參與度之所以大幅下降,是因為本國產品崛起、替代了大量外國
進口的中間產品,所以參與度下降並不是壞消息,但有兩個方面需要考慮。首先,保護和幫助國
內生產商可以促進它們的發展,但如果生產成本過高,也會導致效率低下。第二,印度對於一些
國家-尤其是中國-的依賴度仍然很高,因為印度的整體工業仍然不發達,需要進口很多種類的
中間產品。中國在印度貿易逆差中的比重不斷攀升,其中大部分是製造業產品,因此,印度需要
加強國內製造業、減少逆差。
印度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前向參與度上升的主要動力集中在服務業,製造業則因FDI流入持
續偏低而表現平平。部分原因可能是印度與東亞(傳統區域貿易中心)存在地理上的隔閡,當中
國和東盟崛起、融入全球製造業價值鏈時,印度因運輸成本較高、與其他國家貿易一體化程度較
低而錯過了這趟列車,因此印度製造業的發展一直滯後。
不過,目前正值全球價值鏈重構之際,一些公司為了推動供應鏈多元化正在將生產線從中國
遷出,這有望為印度帶來發展動力。印度勞動力供應充足,城鎮化發展迅速,需求增長迅猛,是
最有競爭力的地區之一。同時,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方面的努力也將有助於
印度宣傳其成為新製造業強國的願景。
然而,印度想要推動製造業發展,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除了FDI,另一個關鍵瓶頸可能來
自印度對中間產品進口徵收過高的關稅,印度的關稅已經達到其他主要製造業國家的兩倍以上。
在早期發展階段,進口關稅有助於培育國內生產商並抵禦海外競爭。但展望未來,邊際成本將會
超過收益,因為過高的關稅阻礙了商品流動並降低了印度在全球製造業價值鏈中增加自身投入的
效率,但印度非常需要這一點。因此,如果印度想成為下一個區域製造業中心,那麼降低進口關
稅將是需要考慮的議程。
總而言之,印度在全球供應鏈重構的過程中處於有利地位,這得益於其充足的勞動力供應、
強勁的需求增長以及地緣政治的利好。印度努力改善基礎設施,推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以吸引
外國投資者。如果印度想在全球製造業價值鏈中增加自身的投入,可能還需要降低進口關稅。展
望未來,在印度的競爭力已經大大增強的情況下,開放貿易和歡迎競爭可能比保護主義對印度更
有利。《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師 艾西亞》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