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6/2016
要贏在家庭教育
如果電視台希望一個新節目有反應、有「迴響」(noise),電視台今次做到了;如果那「真人騷」的確如實反映了個別家長對養兒育女的心態,信息也傳遞到了。不過,與其站在道德高地笑罵家長,大家不如反思一下,改變荒謬的現狀。
電視台親子教養真人騷中,有媽媽揚言要「贏在子宮裏」、「贏在射精前」,因她分別用上了性器官及性行為的字詞,形容「關鍵」所在,遂反應特別熱烈,也特別激烈,不少人用粗鄙的字詞回應。
那位媽媽有「贏在子宮裏」的想法,是由於部分心儀的幼稚園,每年僅取錄10名1月份出生的幼童,所以令區內不少媽媽都有「贏在子宮裏/射精前」的說法,即是:要好好計劃子女出生的月份。為甚麼連子女出生的月份也要「籌劃」?原來與幼稚園收生的準則有關,當幼稚園預期有足夠適齡幼童入學,校方便會傾向挑選較成熟受教及易於管理的「大B」,即同年份又在1至8月份出生的幼童。不少幼稚園會以11月30日為截止日期,即12月1日出生的幼童會被撥歸下一學年,視乎個別幼稚園的政策而定。不少家長為怕子女在學習表現上「吃虧」,又怕子女未能「盡早適應競爭的大環境」,才希望「贏在子宮裏」,於是便調校好子女出生月份,可謂其情可憫!事實上,的確有幼童因是「細B」,到幼稚園面試表現不及其他「大B」好而屢次不獲多間幼稚園取錄,但所謂面試「表現差」原來只是因陌生環境而哭、不正面看著面試老師而已,兩、三歲幼童有這樣表現而落得這個「下場」,又真是情何以堪!
生兒育女不但要先計算好月份,若要求子女健康,根據古代「房中秘」的「生育智慧」,夫妻行房的條件同樣要講究,在以下情況,便不要進行:一、雙方心情不愉快;二、打雷刮風下雨,以免雙方驚悸;三、飽食、喝酒後;四、生病等,這些都看似滑稽,但古人觀念是性行為只是傳宗接代的方法,也認為這才可保障成孕胎兒的身心健康。
以上與講養育子女的《卡爾威特的教育》作者—19世紀一位牧師「養育下一代,要準備充足」這個主張不謀而合,包括:選擇身體健康、賢淑善良的女子做妻子;未懷孕前,媽媽要充分注意自己的精神和體質,懷孕後,要戒酒、經常運動、早睡早起,甚至戒泡熱水浴等,今天看來,這些近乎專制、不自由的禁令,卻被人認為是有效的。
今時大家都普遍接受胎教理論,例如讓母體內的胎兒多聽古典音樂,又或唐詩、莎士比亞等文學作品,傾向相信會對胎兒心身發展和成長都有益處。若真能從「胎教」做起,令子女出生後培養出在睡夢中也能讀書、學習的異能,莫說要考進哪間幼稚園,最終甚至國際知名學府像耶魯、哈佛等,都會是囊中物。
為人父母,無論是否「怪獸」,都要付出很大,若你為着子女成長,願意戒煙戒酒、戒講粗口等陋習,使家庭健康和睦,融洽相處,相信會比單着重子女出生月份有效得多。如以上全做不到,就請忘記子女是「大B」還是「細B」,因你雖處心積慮,望子成龍,但恐怕終也功虧一簣。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