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2017
去政治化 還純淨校園
為社會培育出有質素的公民和人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至於怎樣才算是「有質素」則要透過各級的教育機構,包括大、中、小學及幼稚園,以學生為本位,實踐校本理想。但教育近年受政治氣氛的干擾,令培育人才,甚至學與教的成效都受到影響。
自從香港大學出現副校長遴選及校委風波;有部分人經常以「院校自主」、「學術自由」為理由,質疑大學校董會或類似管治組織的權限及其決定,其實都是政治化。
以香港大學為例,它本來就是英國在遠東的「帝國大學」,為培育殖民地管治精英而設,在這歷史背景及管治的考慮下,港英政府一定不容許港大成為反政府的基地,而港督任校監實為管治手段,不是宣傳手段。
今天社會以各種理由,把高教界議題政治化的風氣,短期內難以改變,尤其是中學的情況就更令人關注。其實,過去由政府、宗教團體,甚至1949年後來港辦學的政治團體,都有不同的政治或宗教目的,當年各辦學團體可謂都很「校本」—政治、宗教立場都頗為鮮明,而港英政府當時的取態似「中立」,實則玩平衡。
近30年的發展,學校無論宗教和政治色彩都已減退不少,也慶幸能去政治化,學校和家長大都能做到令政治遠離中、小學校園,而落實今天的校本概念,應是一個可行而有益於教育的做法,但個別學校管理層就視為外部勢力介入。
「校本」最少涉及3個範疇︰學校管治、課程及評核。在校本管治中,由於校董會在辦學團體及校長以外,還有教員、家長、校友等校董,理論上,可提高了學校管治的透明度,校政更加民主化,學校的管理層更要向各持份者問責。但這架構亦有機會讓一些有不同目的或政治立場的人士,干擾到學校運作及其專業判斷。因此,去政治化,讓學校回歸學與教,才是社會大部分人的願望。
「校本」不但可還校長、教師權力,讓他們以其專業知識及操守,做好教育工作,同時又可讓學生、家長及其他持份者參與校政,從而提升教學質素和效果。雖然大部分家長對教學並不熟悉,但仍可以就子女的學習成效或成果,提出相關訴求,這都是社會對教育的期望;但當涉及政治、宗教立場或意識形態,容易產生分歧,道理就較難說得清。
至於校本的課程及評核,怎樣才可貼合學生的學習需要,並做到公平公正,還須視乎校長、教師和家長的合作、勇氣及承擔。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TikTok美國禁令生效前大批「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你認為該現象會否對中美文化交流帶來正面影響?特朗普暫緩禁令後小紅書熱潮會否持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