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5/2016
外匯基金宜謹慎管理
外匯基金首季錄得241億元的整體投資收益,大部分港人固然樂見,但若大家了解到外匯基金的投資及操作方式,就知道要用平常心去看這個可喜的投資表現。
2016年首季,不但成熟經濟體系的增長放緩,而新興市場下行壓力也不小,加上國際政局並未趨穩,投資風險一直存在。在此陰霾下,外匯基金的投資表現原未許樂觀。事實上,外匯基金投資組合中的港股及海外股票均分別錄得62億元及99億元的虧損,只因債券價格上升及美元轉弱而令債券及外匯估值變動,才分別錄得250億元及152億元的收益,遂仍有241億元的收益。
投資表現周期通常呈波浪形,在不同的「截數期」,消息就會有「好」、「壞」:配合經濟周期,投資表現較易優於大市,投資工具價格往往可以高於買入/成本價,是謂賺;反之,就是蝕。外匯基金怎得以賺多蝕少?環球大市升,水漲船高;市跌,則較易虧蝕。因此,升了上去的,始終會跌;跌了下去的,始終會升,當然這個「始終」對好、淡友來說,有時的確難以期待得來。
金管局前主席任志剛在2001、2002年開始,提高外匯基金中歐元的比重,隨着歐元先跌後升,投資雖轉虧為盈,外匯基金也賺不少,卻並不值得沾沾自喜,因它並不會,也不需要為應對市場短期波動,而進行過多的操作,炒出炒入,頻繁買賣。
試看2015年外匯基金4季的表現,依次為賺83億元、賺187億元、蝕638億元、賺185億元,埋單計數,整體倒蝕了183億元,可知今年首季賺241億,最終可能也只是紙上富貴。
當然,每個港人都希望外匯基金季季賺,賺總比蝕好得多,無論今時它的投資策略是主動進取,還是被動保守,都應在「做得對、做得好」的地方繼續做,以期有更好的表現,讓香港得益。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