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9
灣區機遇大 莫失諸偏見
中央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大灣區的規劃,各界普遍表示歡迎,但部分人仍諸多疑慮,例如香港是否「被規劃」,優勢會否被「攤薄」等,都是杞人憂天,反而香港能否把握機遇持續發展,才更實際。
有人以為「大灣區」規劃是近年才提出來的概念,其實,由概念階段至《綱要》公布已走過了近30年。自1990年代初,已有香港學者倡議「香港灣區」或「港深灣區」,其後粵港合作,至2003年的「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即「9+2」經濟圈)其實已是「大灣區」合作發展的雛形。約10年前,以大珠三角城市群發展成「灣區」,乃至「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等提案,都令「大灣區」逐漸成形。
粵港澳的合作以2010年港深「前海」及2009年澳珠「橫琴」的合作新模式,進入另一里程。直至2015年3月,「一帶一路」國策中,首次正式提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而近30年來的準備,與前海、橫琴的「合作示範」則早已讓部分春江鴨得悉水暖,積極尋找機會,但很大部分人卻還在夢中。
筆者認為「9+2」概念得到前海、橫琴經驗的印證,才更加強了建立「大灣區」的信心。有人覺得智慧城市很難實現,但我在橫琴卻看到了智慧城區,例如城區地下管道,除水電、通訊等之外,還有輸送垃圾的管道,都是具體而可行的典範。
部分港人看中國及其發展,仍停留在文革年代的印象,又或糾結於今時部分內地旅客的行為偏見;甚至長期被灌輸「妖魔化」後的中國概念,故此對內地諸多抗拒。其實,大灣區用上「規劃」已意味着當代中國在發展策略上,更實事求是︰過去,在以農業和製造業為主的「計劃」經濟,只要緊隨國家政策,完成目標任務即可;今時講「規劃」,那是國家制定了基本框架和方向後,各省市或特區政府,按當地情況調整執行,以達成目標,那是來自40年改革開放,對經濟多元的真切體會。至於實現規劃的關鍵條件—大型基建,則仍由中央負責建設。
由「9+2」發展至今時「4(中心城市)+7(灣區城市)」,大灣區各城市的分工更具體,所謂「優勢互補,錯位發展」都是多年區內經驗的積累和總結,以及產業與人才的集聚效應下,至今才水到渠成。當然,中央加快公布規劃,整合灣區發展的步伐其實是拜中美貿易戰所賜,可見貿易戰縱是危機重重,卻為香港帶來了機遇,至於你會否參與其中,從而把握發展機會,則悉隨尊便,總之,「蘇州過後無艇搭」。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皇馬巴塞傳奇表演賽爆簽名會風波,26人買涉$20萬套票僅見部份球星15分鐘,你認為事件哪方須負較大責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