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7
醫療分工 突破困局
上周談教育,提到不少先進國家已朝「把社會變成學校」的方向發展。同樣,要應對老化人口對公共醫療服務殷切的需求,「把社會變成醫院」也可以是一個想法。
公共醫療服務有兩大難題︰醫生人手和醫療設施(「病床」)都不足。人手不足?加人;「病床」不夠?多建醫院,這似乎是頗順理成章的答案。
其實,成功的公共醫療系統是要照顧最有醫療需要的病人,而「把社會變成醫院」卻是要善用其他的社會資源,盡快解決公共醫療問題。
醫生不足是全世界的普遍現象。醫生「賣時間」,以其專業知識醫病,但一天只24小時,診症時間亦有限,而病人又因人口老化而愈來愈多,怎辦?
有調查指不少國家或地區的病人普遍(80%)患的都屬慢性疾病,而其餘20%的病人才有醫療照顧的實際需要。那些80%的慢性病,例如心血管疾病、乙型肝炎,甚至腎病等,大部分病人都只需要定期覆診,監察着病情,繼續服藥;如將覆診、檢查、服藥,這些周而復始的慣性醫療,甄別出來,放回社會(家)去,便可騰空病床及其他醫療資源和人手予更有需要的病人。
以今天病人及其家人普遍的教育水平,他們大多可自行監察到自己或病人的病情。例如善用一些科技,他們就可輕易監測到病人的心肺功態、運動習慣等。既然光纖之父高錕早已為本港電子健康紀錄互通提供了完善的基礎,這些病人個人的醫療資訊或病歷,日後可否更以「雲端醫院」的形態呈現?即是在傳統醫院以外,整個社會都可提供與醫療相關的服務,例如一些穿戴式(Wearable)的科技裝置,就像長者平安鐘的「健康超標警示」。這樣才可將今時佔用病床而病情較輕的病人,遷往其他地方加以照顧。或是家居照顧,或是住療養院、護養院等,筆者一直倡建的公營房屋要預留較大的空間予長者居住,包括寬闊得可容輪椅、擔架通過的走廊、房門和升降機,便是此意。
本地醫生對以任何形式為業界增加人手,都會以種種理由反對。雖然政府從2009年起,已3度增加本地大學醫科學額,並將因應醫生供求情況,考慮進一步增加,但今時醫生人手缺乏,其關鍵已不在供應,而在持續人口老化所帶來的龐大醫療需求。
因此,社會可否接受一些專醫長者常見慢性疾病的「副」或「助理」醫生,他們的資歷不必需要等同醫生,但就需要是醫治個別疾病患者的專家。
情況就如上世紀50至60年代,公立醫院欠缺婦產科服務,不少孕婦便到「何二姑」式的留產所分娩一樣。當年留產所的設施、助產人員質素等,當然都不及醫院、醫生,但在迫切的龐大需求下,大家不妨沿「把社會變成醫院」這構想,突破當前公共醫療服務的困局。
轉載自: 晴報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