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2/2017
「非遺」注動力
政府正就「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進行為期3個月的公眾諮詢。任何文化遺產都有保留價值,視乎它的價值有多高,港人要付出的代價有多大。即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需要注入經濟元素和活力,才得以自行持續發展,與時並進。
全港現有48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10項擬被推薦列入「香港非遺代表作名錄」,以作為政府日後分配資源或保護「非遺」時的參考及根據。大部分港人會希望所有「非遺」都有較充裕資源,得以保存,甚至持續發展,但因資源所限,保育「非遺」,就要有優次,雖然我們十分贊成保育、承傳,但也要看代價。
獲推薦入「代表作名錄」的項目,確能體現著本地傳統文化和族群特色,又或發揮著維繫社群關係的作用等,但不可因個人喜好,而要求別人與你一樣,可不惜代價地去懷舊、保舊。同樣,以上各項「非遺」大家會否鼎力支持它們繼續承傳下去,又或要求你的下一代延續這些「非遺」?任何文化事物或文化遺產,可能都像甲骨文一樣,會消逝於歷史長河,你雖可以珍惜,卻不到你去可惜。提倡「非遺」的保育與承傳,需要問倡議人第一個的問題是︰你會否讓子女繼承你衣缽?
不少人都容易從道德高地,不問代價地去盲目保育一些事物,但30至50年後,這些「非遺」大部分其實只會淪為「文化」這個架上的裝飾,了無生氣。
若要真正保育「非遺」,讓它承傳下去,政府可嘗試注入經濟活力,總比今時只打「防腐劑」的方法好得多。港式奶茶憑地道的風味與特色,已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但其他如紮作技藝,可否「外輸」成海外培訓?或像昔日行業蓬勃時,製作可遠銷歐美?但這就要挑戰內地佛山紮作產業的地位,又例如長衫、裙褂等,會否可成為香港官方場合的指定服飾,包括公務員、選委等都要穿著。至於南音,也可被列入中小學音樂課程……總之,為「非遺」注入市場經濟活力,它們才會真正持續發展,試看茅台、汾酒,以至濰坊風箏等,它們都有足以「維生」的商業市場,幾曾需要特薦保育?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