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2/2010
入海為安
在北方拜祭先人的冬至時節,香港則爆發了一場「逝者有其位」的爭論,為解決目前數十萬個骨灰存放位置的短缺問題,在骨灰龕場選址、規管和發牌制度上,政府、民眾和社團眾說紛紜,諸多爭拗。民眾為得先人骨灰龕位置「爭崩頭」,怨聲載道;政府提諮詢又擬立法,傷透腦筋。
依照中國人喪葬的陳舊觀念和習俗,長者百年歸老之後,子孫後代需為其找尋風水寶地,入土為安,以利福澤後代。然而隨著時代進步,上海人的「生死觀」發生了深刻變化,海葬,作為「綠色殯葬」運動的一部分,正挑戰著中國孝道文化的深厚傳統。
整整20年了,上海市的海葬人數以每年10%的幅度遞增,從最初不足亡故人口的0.2%,到目前的1.5%,迄今已舉辦了162次骨灰撒海活動,75000人次參與,長江入海口的萬裡洪波中,長眠著21196名海葬者,其中包括中國一代文豪巴金和佛學泰斗趙樸初。申城因推行海葬,節約了60多畝土地、近1萬立方米石材。
六十年代初,傳媒前輩趙超構先生在其《長生與速朽》一文就提出,有人離世,親朋悲戚,不必再為處理遺體消耗資材,浪費地皮。人的驅體「來自大地,歸於大地……燃於火,化為灰,揚為塵,沉為泥沙,分解為炭、水、鹽、鈣、磷火,即使隨波逐流沖積到東洋大海去,也仍在地球上,其實是另一形式的永生不朽,用不著遺憾萬分的呀!」想通了、看穿了,海葬,不就寓意著經大海回家嗎?在大海的懷抱裡安息,不佔用本當留給子孫後代的土地,不再消耗任何自然資源,為地球減負、為人類積德,又何必固執堅持「入土為安」呢? !
逝者往生,生者憑弔故人寄託哀思,這是人之常情。在上海奉賢的公墓「濱海古園」內, 1998年就興建了海葬紀念苑,自2009年3月28日設立為全國海葬者的公祭日之後,每年3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濱海古園」都有舉行海葬公祭儀式緬懷先人。
聽說海葬紀念苑近期又進行了改建,除了在原來的「守望」景觀樓中新開闢了海葬博物館,還在紀念廣場一隅增設了另一個標誌性紀念碑——上海海葬紀念碑,並且引進了德國先進的室外視頻解說及查詢裝置,使得拜祭海葬先人的家屬在查找親屬姓名以及拜祭方面變的更方便;「海葬紀念證書」也越做越考究,提升了內涵和規格;還在探索微量骨灰保存服務、開展保存人生文化服務,使海葬紀念愈趨精細化、人性化,不斷滿足人們追思先人的需求。為宣導海葬,上海自2003年起實施海葬補貼制度,標準從150元提高到400元,並還將繼續提高。
不可否認,「入土為安」依舊是殯葬傳統方式主流意識,仍為八成以上市民視為首選。這些年公墓相繼推出佔地相對小的生態葬,如樹葬、草坪葬、壁葬,雖然這幾年選擇採用這種生態殯葬形式的人在慢慢增多,但總體比例依舊很小,在殯葬比例中不到5%。但從棺葬,到火葬,又到海葬,反映出人們正在經歷從保留遺體到不保留遺體,從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的的意識轉變和觀念更新。
海葬,作為「綠色殯葬」運動的一部分正逐漸為人們所接受,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支持和參與,「綠色殯葬」將成為今後殯葬方式發展方向是不容置疑的。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