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2019
點評施政報告教育政策:從自資院校說起
社會處於風雨飄搖中,施政報告的土地房屋政策理所當然成為了鎂光燈下的焦點。不過,風雨終究會過去,社會依然要前行;教育政策對未來人才的培育至關重要,社會絕不能忽視。縱觀本次施政報告的教育篇章,支持自資專上教育的措施尤為引人注目。
團結香港基金於今年8月發布《應用教育》研究報告,引起社會廣泛迴響。報告指出香港教育出路單一,而要發展與學術教育雙軌並行的應用教育,回應社會人力需求,自資界別有舉足輕重的角色。之所以特別強調自資界別,是因為相對教資會的資助大學,自資院校在調配資源、課程發展、師資等方面更為靈活,具有天然優勢填補資助大學未能及時回應的空白。
其實,目前多所本地自資院校所提供的應用學位課程,如飛機工程、護理、數碼營銷、文化及創意等,很多都是觀察到社會未來發展的趨勢應運而生;相對學術性較重的課程,該等課程強調令知識可以在未來職場中應用,回應業界需求。然而,應用學位課程很多時候需要昂貴的器材(特別是護理、工程、電腦設計等),以確保課程内容與企業實際環境相符,學生可以與時並進,故此資金無可避免會成為院校發展的掣肘。政府現行的自資界別資助計劃,包括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及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NMTSS)都是針對學生學費的資助,院校並不會獲得任何額外的財政資源。資源分配的嚴重不平衡對課程質素的提升造成一定限制,也令自資專上院校在應用教育方面的願景難以完全實現。
有見及此,教育局下定決心推動自資專上院校的發展,絕對令人鼓舞。在施政報告中,政府採納了不少《應用教育》報告中的建議,其中直接為自資院校提供課程資助一項尤為重要:教育局推出「自資專上教育提升及啟動補助金計劃」,預留12億6000萬元非經常性開支,協助自資院校開辦切合市場需要、但成本高昂的副學位或學士學位課程。政府明確設定資助目標為「切合市場需要、但成本高昂」的課程,顯示出政府正是以應用學位作為資助的首要考量;而加大對自資界別的財政支援,則可以擴大各間院校的發展空間,如促進師資發展、提升教學設備等。
此外,教育局決定改組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CSPE),強化委員會在促進自資專上教育界別的規管、 支援和協調方面的角色;聘請兩名海外專家有助提升自資界別的國際評審標準。筆者在《應用教育》報告指出,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在提升自資界別質素、制訂長遠發展策略以至撥款都應該擔任更重要的角色,而此次改組正正回應了筆者的建議;上文提及的補助金計劃中,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也將為政府提供建議,確保補助金用得其所。
以上各點當然是一個好的開始,不過長遠而言,筆者認為目前的措施依然不足夠。政府此次推出的補助金實際上已經表示,他們意識到現行只針對學費的資助模式並不足以支持自資界別發展;要對症下藥,徹底解決自資院校資源不足、質素參差的問題,需要全面重組現有的資助計劃,建立一個能為院校提供更多資源,同時推動它們在課程中增加業界參與(甚至聯合開辦課程)的資助機制。教育局亦需要對畢業生就業情況、考獲的行業認證或資歷、所獲技能等進行評估,以此釐定未來資助金額,確保公帑用得其所。
提升自資院校的可持續性和在本港專上教育中的地位,只是革新教育的第一步;推動應用教育,令教育制度變得更多元,讓不同才能百花齊放才是最終的目標。要達到這一點,需要政府架構、升學機制、以至中學階段等政策的配合,更需要整個社會的理解及文化的改變,殊不容易;不過,筆者相信透過自資院校作為切入點,可以有效促進整個教育生態的改變。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