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8
藝術「大曬」?
圖片來源:愛不同藝術 i-dArt Facebook
東華三院在位於上環的二級歷史建築廣福祠之重修計劃中,透過旗下社企「愛不同藝術」(i-dArt) 邀請藝術家鄭嘉恩重新設計祠廟外牆。只是廣福祠重開後的新外觀卻引來爭議不斷,i-dArt在其臉書(Facebook)邀請網民「打咭同selfie」更被視為對傳統習俗的不敬。有報道引述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主任何慶基的一句「藝術唔係大曬」,實在擲地有聲。
i-dArt自2010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在本港推動共融藝術,定期為展能藝術家策劃展覽,舉辦社區工作坊。i-dArt於2013年更與嶺南大學合作,針對不同能力人士而開辦在港首個三年全面藝術課程;甚至在自家網頁上為旗下的藝術家設置個人專頁,令不少展能藝術家能踏進大眾的目光。形形色色的活動均以推動更關愛融和的社會為目標,但是次廣福祠重修安排卻失諸交臂,市民有感其虔誠信奉的宗教精神被傷害,而機構八年來的努力和聲譽亦嚴重受創,只能說大家也是輸家。然而經一事,長一智;一眾藝術行政人士應藉此事,重新思考藝術與公眾微妙且複雜的關係。
社會文化不只是反映當代歷史意義 (contextual)的一面鏡子,更是牽動人心 (affective)的政策項目;而藝術本來便是錯綜複雜的概念,由《Art Review》雜誌選出的2017年全球藝術界最具影響力榜首的德國藝術家Hito Steyerl便曾撰文坦言「藝術本是難以定義的,因此討論藝術是虛無的」。在藝術和文化也是如此曖昧的定義下,有關之計劃項目更應小心處理。如在廣福祠事件中,不少網民感到傳統不被尊重,繼而抨擊設計缺乏美感。然而甚麼是美?甚麼是不美?當客觀信念被沖擊,主觀情感便會被激發,此時無論背後如何有意義的設計亦難以挽回人心。藝術家心血結晶因計劃的漏洞而被漠視,是所有藝術行政人士最不想見到的畫面。
大眾樂見文化藝術及共融項目能在香港遍地開花,讓不同人士能一展所長,助長本土文化生生不息。但正如本地學者呂大樂、吳俊雄及馬傑偉合編的《香港.生活.文化》一書序言中說到「社會文化嵌於生活,而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是嵌於社會」,此類活動和有關政策牽一髮則動全身,有關機構和政府部門必需細心規劃。藝術的確不能橫行無忌,推廣藝術者除了對藝術家有一份熱情外,對普羅大眾也需有一份細緻的同理心,並對社會時事具敏銳度、理解歷史。活動前廣泛諮詢各持份者的意見,務使有意義的活動原意能精確執行並感染大眾,才不負藝術共融美麗的精神。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