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2017
科創殘局現轉機 一切從教資會評審準則著手
香港區區一個彈丸之地,竟有四所大學擠身亞洲10大大學之一。可惜的是,香港的學術潛能一向難以轉化為造福人群的產品。今年,施政報告提出了突破性的建議,與我們於年多前發表的研究報告和倡議方向一致,有望為這困局帶來轉機。
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於2015年底發表《香港創新科技業概況》研究報告,建議優化科研撥款機制,加入量度影響力及商品化成效的指標,以促進更多應用研究。目前香港著重以學術成果評核教育機構,評審標準嚴重傾斜「研究成果」的質素(見附圖),亦即是偏重於論文的發表。受這觀念影響,並為了得到教資會的撥款,大學的研究員紛紛化身「論文機器」,卻忽略了知識轉移,造福人群的崇高理念。
附圖:香港與英國公共科研資助機制關鍵績效指標 (KPI) 的比較
資料來源:團結香港基金《香港創新科技業概況》研究報告
這正正反映在香港的發明專利授權數量上。基金會研究發現,過去五年,五間本地資助大學的美國發明專利授權數量總和只有98個。相比之下,美國單單一所史丹福大學五年間就獲得172個美國發明專利授權,幾乎是香港五所大學總和的一倍!儘管香港曾經研究出不少能貢獻社會的發明,例如唐氏綜合症的無創產前檢測,但若不能有系統地轉化成市場產品,便難以為社會和經濟帶來積極影響。因此,香港急切需要一個量度研究對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關鍵績效指標(KPI),作更有效的科研資源調配,把出色的科研成果導向市場大眾。
反觀英國早已引入「研究影響」為審核準則之一,認受科研在學術界以外的影響力,包括經濟、社會、健康、環境、文化和生活品質等,成功令更多科研成就轉化為市場產品。幸而,基金會有關建議本年被納入施政報告,要求教資會於一年內完成檢討研究經費的分配方法,加入研究影響、知識及科技轉移成效等評審準則,這可謂正中香港科研界的其中一個死穴,這變革相當值得鼓舞。
團結香港基金的建議被納入施政報告,將有助推動本港的學術潛能轉化成市場產品。
筆者期盼施政報告建議的一小步,將會是香港科技界的一大步,研究成果紛紛「落地」成為產品,惠及普羅大眾,香港科創發展的殘局將可顯現轉機!
【你點睇?】皇馬巴塞傳奇表演賽爆簽名會風波,26人買涉$20萬套票僅見部份球星15分鐘,你認為事件哪方須負較大責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