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2022
住戶淨增長創新低跌穿19萬 10年仍供43萬伙 團體憂造地脫離需求
【晴報專訊】港府昨公布「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長策),推算未來10年房屋需求減至42.1萬伙,供應目標維持在43萬伙。其中計算因素之一的住戶數目淨增長,則連跌9年、累跌33%,更首次跌穿19萬大關至約18.9萬。
政府銳意造地建屋,惟住戶數目續跌,會否進一步推低樓價,專家認為,公營房屋比例維持70%,不擔心「推冧」樓市;但有團體批政府未有洞察人口變化,造地計劃已脫離需求,促重新檢視。
長策推算2023/24年至2032/33年房屋需求創歷來新低(資料圖片)
長策推算2023/24年至2032/33年房屋需求減至42.1萬伙,創歷來新低,總房屋供應目標維持43萬伙;公、私營房屋比例維持7︰3,涉21萬伙公屋或綠置居、及9.1萬伙資助出售房屋。
未來3至4年一手私樓 約9.5萬伙
房屋局指,已覓得足夠土地提供36萬伙公營房屋,新發展區佔約38%,約三分一預計在首5年落成。截至今年9月底,首5年期房委會及房協公營房屋供應量約12.8萬伙,較去年推算的10.69萬伙,增約20%。
報告相信未來10年私樓供應,足以滿足需求。(資料圖片)
私樓方面,報告推算未來10年需12.9萬伙私樓,房屋局稱未來5年經賣地及鐵路物業發展興建不少於7.2萬伙,加上市建局及其他私人土地發展,相信足以滿足需求。截至今年9月底,未來3至4年一手私樓供應量料約為9.5萬伙。
不過,計算房屋供應的4大因素,其中佔較多比例的住戶數目淨增長,自2014年公布長策以來,連跌9年,累跌33%,更在2020年起逐步跌穿20萬戶大關,至最新的18.94萬戶;而居於環境欠佳住戶在同期則累升21%,至12.75萬戶,其中9.36萬戶居於劏房。
環境欠佳住戶逾12萬 累升兩成
近來樓市呈跌勢,金管局公布9月份新申請按揭貸款個案,按月跌20%至8,727宗。今年第三季的負資產個案亦按季暴增8.7倍,至533宗,涉額30.06億元,按季增逾9倍;其中無抵押部分金額涉5,900萬元,按季升近14倍。自2011年首季起,並無錄得任何拖欠3個月以上的負資產貸款紀錄。
前長策會委員王坤指,疫下經濟不景,市民趨向遲婚及與家人共住,令住戶人數減,認為報告未涵蓋這類「軟指標」,惟公營房屋比例維持70%,不擔心會「推冧」樓市,認為反應加快建屋,協助居於不適切居所人士上樓。另一前長策會委員林筱魯直指,過去1至2年本港由「吸引人才的城市變成淨流出」,但不能因短期的市況而調整發展原則。
但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則質疑,政府未有洞察人口變化,造地計劃已脫離需求,「做多咗係破壞城市,影響市民生活」。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推算,樓價於現水平續跌14%,將重返1997年水平,但計及通脹等因素,樓價仍難以負擔,負資產雖增,斷供比例不多,料本港全面通關後,樓價將止跌。
轉載自: 晴報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