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2018
當我們談大灣區時,我們談些甚麼
據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即將出爐。港澳辦主任近日的講話就提醒,「要注意用港澳社會容易認同和接受的方式、語言做好中央有關政策舉措的宣介工作……讓廣大普通民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認真評估港澳主流民意和社會反應」。
翻閱多個民間團體所作的調查,都顯示香港市民不瞭解大灣區,也不會考慮前往工作和生活。當下的主流民意和社會反應就是政策認知度低,政策認受性弱。
隱現的父權論述
特區政府的評估似乎是認為港人對大灣區有「距離遠、交通不便」等「迷思」,所以政務司司長寫網誌破解,羅列一系列量化數據,論證大灣區遍地黃金、「錢」途無限。此外,還有政黨及智庫希望爭取諸如建香港城、搬遷監獄、不限戶籍買樓、免交稅等「國民待遇」乃至超國民待遇。種種提議的確可以帶來實在的獲得感,以現實利益提升政策認知度。不過,處處爭取特殊優待,難免令人覺得香港只會「攤大手板摞著數」,觀感實在欠佳。
特區官員字裏行間隱現的父權論述更令人擔憂:國家勾畫了如此宏大的發展藍圖,緊跟發展步伐才是新時代香港好青年,充耳不聞者就是有「迷思」。再引申下去,不去大灣區發展的港青大概就可以標籤為「廢青」了。
矛盾的政策目標
如果大灣區發展真的有利可圖,一向醒目、又肯捱敢搏的港人自然趨之若鶩。港人熟悉廣州深圳珠海乃至珠三角。但是大灣區與珠三角有何異同,恐怕連政府官員也未必講得清。含混不清乃至自相矛盾的政策目標,才是討論「官熱民冷」的主因。例如:
•政務司司長網誌提到「大灣區文化相近」,港澳辦主任講話強調「港澳社會接受的語言」,粵語應該包括在內吧?
•香港勞動人口不足,所以政府近期鼓勵65-74歲的「少老」重投就業市場。同時政府又鼓勵青年離港北上發展,這對勞動人口有何影響?人口與勞工政策如何協調?
•坊間有提議鼓勵長者到大灣區安老,但越來越多長者在香港土生土長,在內地無人無物,家人每個月能夠探望幾次?大灣區安老與政府提倡的居家安老如何協調?
•港人強烈不滿月供5%的強積金,到了深圳河以北會突然願意參加月供至少10%但表現卻更不濟的社會保險?
•香港自詡以專業服務及健全制度貢獻大灣區發展。《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實施15年,但多個服務行業的《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累積簽發數目仍然是0,其中就包括政府經常提起的社會服務、專業設計服務、跨學科的研究與實驗開發服務、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服務、技術檢驗和分析服務。CEPA做了15年都未有進展的事,大灣區規劃有何妙計實現零的突破?
•跨境協調會否影響專業判斷,甩漏百出,如同市民在港珠澳大橋防波堤、廣深港高鐵試車等事件上的所見所聞?
我當然明白並非所有青年及長者都會北上安居樂業,但是以上列舉的問題並不無聊。與「千年大計」的發展規劃相比,上述種種問題可謂細枝末節。不過,太多試圖增進人們福祉的宏大政策就是敗在執行細節上。「我都是為你好」的父權,矛盾的政策目標,加上「被規劃」的本能抗拒,處理不當,大灣區規劃可能出閘脫腳、落筆打三更。
大灣區發展應該是為港人提供多一個選項,而非唯一的選擇。當我們談大灣區時,需要將宏大的國家發展規劃融入港人具體的日常生活。這是對特區政府政策能力的一次檢驗。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