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1/2021
誰家的疫苗好
特朗普雖然是個小人,但不要以人廢言,他有一些觀點確實是有可取之處,甚或是精闢獨到,比方說「假新聞網絡」確實存在,更甚者這些都是極具「公信力」(即內地所指的「話語權」)的主流媒體,他們一句頂別人萬句!這些媒體在報導新冠病毒疫苗時,對英國、美國的疫苗予以高度肯定,對中國的疫苗卻喜愛用聳人聽聞的方式報導,保護率由78%斷崖式墮至50%(卻絕口不提出現這個差別的原因,也許是報導者不清楚,只要是大跌,就是大新聞,其他事可以不理);有些媒體,關於接種中國疫苗後的正面訊息,甚至還要加上括號來表示懷疑。
新冠疫苗的接種已在全球陸續開展,深受西方媒體薰陶成長的朋友們二話不說道:「只信西方疫苗」;稍有理性的朋友們卻問:「到底哪個才更可靠?」。只看西方媒體的人,是給他們獎金也不會相信中國疫苗;只看「百分百支持中國」媒體的人,也會對西方疫苗產生極多疑問;最好還是選看含有高度科學元素的客觀分析。轉述如下:
(iStock)
疫苗保護率是有一個全球統一的計算方法,但魔鬼就藏在細節中,各種疫苗不能直接單憑其保護率來斷定其可靠性,原因是各國的研究團隊都有自己的一套「定義標準」(為何不可弄出一套大家都接受的標準?這不難理解,本地醫學界權威也曾表示只相信自己研製的疫苗)。西方疫苗保護率可高達93%,原因是他們將「疑似患者」(因為核酸檢測會出現假陰性,但又不能不相信這種測試)排除於外,若納入計算(英國醫學雜誌的論調),保護率則只有29%,可謂差之毫釐,繆以千里。
中國疫苗保護率出現大幅波動,土耳其說中國疫苗保護率達91%,印尼說65%,是實驗場所的各項條件有異所致(值得注意的是兩國總統都率先公開接種);更重要是「症狀定義」(如發燒、發冷、咳嗽,或肌肉疼痛等十幾個症狀),有些藥廠的定義是一個症狀就算是患者,有些則要求兩個症狀才是患者,相比之下,計算出來的保護率就可以有極大的偏差;說到底,現在科學其實沒有一套完整的統一標準,只說「發燒的定義」,幾家產出疫苗的藥廠已經有各自的標準,即「38度以上」,與「37點3度以上」(中國標準),對與錯,誰來定奪?
西方疫苗在某些國家(如挪威)導致一些老人死亡(要判斷準確無誤的致死原因也很費勁,想想老人家們那幅器械使用了多少年,修理了多少次,多少零件是報廢了而無法更換),中國疫苗沒有老人致死的情況,原因是接種群組是介乎18至59歲之間,所以西方疫苗更容易害死老人的結論,也是不能成立的。
中國內地疫苗專家陶黎納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率」這項可能是最好的衡量標準;根據這個標準,英、美、德三國的疫苗在各個不良事件(如疲倦、發燒、頭痛、惡心等十數項)中都發現個案;中國兩款滅活疫苗只分別各自出現一項不良事件(即疲倦,與局部疼痛),這可斷定中國疫苗的安全性是更高。中國的滅活疫苗是使用病毒屍體來製造,方法最成熟可靠,也有人指西方以基因方法製成的疫苗是可快速量產,但技術面世三十年還是首次使用,反映醫學界對這種方法還是持審慎保留態度,中國的學者卻為西方疫苗背書稱,中國也在發展這種製造疫苗的方法,是多管齊下,然後觀察其成效。
綜上而言,目前為止,哪家疫苗最好是沒有公論的。中國另一位專家王年爽發表長篇文章說,討論誰家的疫苗好,沒有意義,反而更值得大家關注的是病毒突變株,病毒有兩種突變,一是「增強自己」,二是「抵御宿主免疫的突變」,後者最可怕,等同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當下幾個疫苗公司只宣布對英國株有效,卻閉口不談南非株,及巴西株,這才是要關注的事。儘管如此,他的結論還是,加快打疫苗(中國的,西方的,都好!),即使病毒出現第二種突變突變,部分免疫反應還會發揮一定的作用。
其實,各國人民配合一下政府的各項防疫措施,就是目前能及最佳的方案,犯不著任何事都上綱到民主、自由、專制等題目上。健康沒了,經濟增長率、「甚麼再偉大」都是空話。美國第一個億元富豪、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老病時跟孩子說,若能換回健康,他願意放棄所有的財富;這可不是那些時下富豪開口閉嘴的「我根本不關心錢」那種昧著良心的話,他愛錢,但他更愛健康。
根據最新數據,美國染病的死亡人數超過了42萬人(特朗普離任那天就逾40萬人),七十多歲的拜登若還有點良知與智慧,就別像一輩子不願長大的特朗普那樣,還在唱「美國第一」的高調了。今年以來,美國因這病毒的每天平均死亡人數是1792人,不正經處理,要死光也不是多難的事。當染病死亡人數比戰爭陣亡人數還要高的時候,不難理解一些瘋狂政客選擇戰爭來轉移國民的視線,今年不見得要比去年更安全。
【你點睇?】皇馬巴塞傳奇表演賽爆簽名會風波,26人買涉$20萬套票僅見部份球星15分鐘,你認為事件哪方須負較大責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