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1/2013
蘋果與谷歌怎樣「糊弄」消費者?
讀者是否已經買了iPad Air或是iPad Mini 2?是否還在考慮買那一個儲存容量的型號?仍然在考慮的還好,但已經買了的,你就會明白,我們這些數碼產品的消費者根本就一直被這些廠家糊弄,或者用「搵笨」更為傳神。
平板電腦已經成為不少家庭的必備產品,不過不同型號的定價卻有糊弄消費者之嫌。(iStock圖片)
英國《Which》雜誌最近就做了一個調查,發現多個大品牌的平板電腦皆有非常「搵笨」的情況,主要就是儲存容量的問題。以iPad Air或iPad Mini 2為例,容量分為16GB、32GB、64GB以及128GB,每部之間的差價剛剛是800元;而根據該雜誌得到的報價顯示,要在平板上增加16GB儲存容量,廠商的成本只不過是6英鎊,即是不足80港元。
每部 iPad Mini 2相差剛剛是800港元,但16GB與32GB相差的成本不足80港元
用16GB及32GB型號就可以看出大廠有多「搵笨」。理論上,32GB的iPad Air,比起16GB型號的成本,只是高出80港元,那麼兩者的差價是800港元的話,如果你行進IFC的Apple Store,左選右挑之後最終買了一台32GB Wifi型號iPad Air,那麼CEO Tim Cook暗地裡就會偷笑,因為他們在你身上多賺了720元。
根據《Which》的統計,在平板領域之上,蘋果是最懂得「搵笨」的企業,其次是谷歌,之後就是索尼,最有良心的就是阿瑪遜。報道沒有提及三星,不過三星最新的Note 10.1 2014版就只有32GB型號供應,加上可以插micro SD卡,表面上是最有良心的企業(真的是這樣嗎?)。
《Which》雜誌所做的不同品牌平板價錢調查,可以見到蘋果「食水」最深
企業這樣定價的確是無可厚非,換上你擔任蘋果的舵手,你也有責任要為公司賺取最大的盈利。而如果將每個不同型號的平板售價差距大為收窄,亦只會讓消費者一窩蜂去買最大容量的型號。那是基本的消費者心理,大企業亦是做過調查才會有這樣的定價取向。
那如何可以不被企業「搵笨」?簡單一點看,消費者只要買最大容量的型號,每GB的花費將是最少,當然這只是表面看到的假象,絕非科學的數據,最終還是要看用家的使用習慣。有些人就只是用平板來上網及看網上影片,那16GB綽綽有餘、有些人卻當成是一本家庭相簿以及經常拍攝高清片,那麼128GB他們還是覺得不夠,弄清自己的需求是最重要,特別是買不可以插入micro SD卡的平板。
說句公道話,今時今日無論是智能電話或是平板電腦,16GB是相當不夠,一條1分鐘的高清短片已經要超過100MB空間,這些智能裝置,入門級絕應以32GB起步。不過錢沒有人嫌賺得多的,我們又怎會看到它們的良心呢?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