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2013
子女接收爸媽的怒和怨
子俊和詠詩都是20歲的年青人,他倆正在情緒管理小組中分享經歷。
子俊說:「我的爸爸脾氣暴躁,常常拿我來出氣。小時候,我只是敢怒不敢言,否則他不但打罵我,還會狂罵媽媽教子無方,她又會哭哭啼啼。中學以後,我會還手,以暴易暴。」
詠詩說:「我的媽媽生活得不開心,常常向我訴苦。小時候,我只懂擁著她,替她抹眼淚。中學以後,她更常要我作聆聽者,聽她訴說爸爸的不是,我真的厭煩,討厭這些負能量,我只能裝作明白她的心事,讓她減減壓罷。」
子俊說:「我知道爸爸生活不開心,但他也不應拿我們來發洩。他在外面受氣,卻沒有反抗的膽量,只懂向家中的婦孺發脾氣,我要他知道現在我是主場,我要反抗,要保護自己和媽媽。」
詠詩說:「我知道媽媽是個依賴型的人,她寧願有個令她不開心的丈夫,也不願有單親或單身的寂寞。她常對我說是為了我而不願離婚。可否不要把責任歸究於我呢?對我而言,這是因為她害怕面對轉變罷。」
子俊說:「我好像一個壁球,只要他拍打我,我便會向四周回彈,所以我經常與他人打架爭執。我知道我要學習壓抑情緒,以免自己失控,變成了他的複製品。」
詠詩說:「我就像海綿般吸收了她的怨懟,她有很大的感染力,我都覺得人生很無奈,對人際關係沒有信心。我已經慢慢變成她了。」
表面看來,暴躁的子俊和憂鬱的詠詩是南轅北轍的兩種性格,一個使用暴力發洩策略,一個使用強忍內斂策略。事實上,兩位年青人都背負著上一代的情緒包袱,他們都是受傷的一輩,心裏充滿傷痛和憤怒。只不過子俊是「憤怒外發」,以暴力行動去宣洩情緒;而詠詩則是「憤怒內向」,以憂鬱怨恨來盛載憤怒。
旁觀者總愛問:「為人父母者,為何不察覺對子女的傷害? 」
事實上,這些爸媽眼中的子女,可能與我們見到的是兩個模樣:子俊爸爸覺得子俊是個反叛青年,覺得自己的打罵只不過是要把他好好管教,以免慈母多敗兒;詠詩媽媽覺得詠詩是個體諒的女兒,覺得這就是良好母女關係的表現。
這種嚴重分歧的主因是源於他們沒有機會去細聽子女的心聲,子女可能從沒有坦白說出心裏的傷痛,他們可能害怕坦言會產生更多麻煩,亦可能是出於對父母的體諒,而從未表達真正的感受。
有幸的是年青人的自身醒覺,明白自己那壓抑的怒和怨出自何處,知道自己長期以來運用的生存策略的因由。開始分清那些是潛移默化的影響,那些是需要擺脫改變的舊習慣,現在,他們正在學習健康地表達內心的感覺,管理那些怒和怨。
也許有一天,他們會把實情告訴父母,也許他們永遠守秘。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