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2019
香港電影業的新機遇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於4月16日表示,本屆特區政府關心創意產業包括電影業,剛收到中央同意實行便利香港電影業進入內地措施,原則上同意5項,包括:第一,香港人士參與內地電影業製作不作數量限制;第二,對內地與香港合拍片在演員比例及內地元素上不作限制;第三,取消收取內地與香港合拍片立項申報費用;第四,香港電影及電影人可報名參評內地電影奬項;以及第五,香港電影企業在港澳地區,及海外發行推廣優秀內地電影和合拍片,可申請奬勵。身兼全國政協常委的寰亞傳媒集團主席林建岳表示,業界代表團於4月17日會到北京與相關部委會面。希望可以盡快落實有關措施和細節。
新措施在演藝界的反應良好。演藝人協會永遠榮譽會長曾志偉表示,過去合拍片對香港製作人員和演員人數比例有限制,題材也必須有內地元素,令到可以參與的本地製作人數目少,影響新人入行。取消限制後可以增加本港幕後班底人員數目,在選取演員時也有較大彈性,甚至男女主角都可採用香港演員。曾氏又提到,在新措施下香港電影人可以大膽製作更多規模較小、「香港味」較重的電影,相信每年港產片數量有望增加1成。
談起香港電影,是在二次大戰後上世紀50年代開始形成規模。在上世紀戰後,香港社會在政治及經濟上相對自由,得以孕育具水準的電影製作。1946年後爆發中國內戰,內地不少華語電影業南移香港。1949年後更有大批電影製作人由上海轉移香港,使國語電影於1970年代成為香港主流。
至於香港粵語電影的真正復興,始自無線電視前藝員許氏三兄弟(許冠文、許冠傑和許冠英)的粵語「笑片」。1974年許冠文的《鬼馬雙星》,票房高達600萬港元,創下當年紀錄。而1970年後出現的李小龍。憑著以功夫為題的動作片《唐山大兄》一鳴驚人,隨即身價百倍,轟動全球,成為華人文化的一大代言人。
上世紀80年代的港產片無論產量、票房,質量及藝術性均創作出驚人奇蹟。當年香港的經濟飛躍,一方面使得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促使精神消費額劇增;另一方面也使得社會資金流動增多,大量資本投入電影業,讓香港的影視創作不斷增強,並且探索出符合香港特色的創作意念,各種社會轉型的生活方式,豐富了香港電影的題材。
踏入21世紀,港產片開始式微,大型電影院院往往只有傳統動作片和警匪片,港產片雖然力求創新,但漸走下坡,因受限於投資和市場減少,又欠缺相關培訓。高峰期港產片年產達300部,但2004年已只餘60部。加上香港近年租金不斷提升,大量本地電影院因經營困難而陸續結業,影響票房收入。香港電影工作者和投資者,曾流行以香港人名義到中國大陸市場,與中國大陸投資者合拍電影,但又受到內地當局的諸多限制。
如今傳來新措施,無疑是一則喜訊,為香港電影業人士帶來新的機遇。畢竟港產片的題材和表達方式創意十足,帶有香港文化情結,實驗探索味道濃厚,大膽運用各式靈活方式演繹。相信現今的新措施會激活港產片的製作,令青黃不接的香港電影重新振興。
【你點睇?】當局料聖誕新年期間逾1300萬人次出入境,較去年同期大增。你對本港聖誕新年市道是否有信心?會否出境旅遊?►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