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5/2015
《中國製造2025》出台
今年是2015年,10年後是2025年。如今要談2025年的前景,等於是講10年規劃。10年人事幾番新,講術數的,不論是子平命理、紫微斗數或是鐵版神數,運程都是每10年會有一次轉折。在論命過程,10年大運往往比流年運程更重要,而10年並不是一個短時間,即是有好運來臨,也不一定是連續的,當中或多或少會有做錯決定的機會,所以有時10年好運之後跟著便是10年惡運,這是天道循環,盛極必衰。當然從積極方面去想去做,危中有機,畢竟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最近中國總理李克強也為大家講中國的10年大運,簽了國務院日前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部署全面實施製造強國戰略,推出第一個10年的行動綱領。據知這個規劃是去年由工信部牽頭,會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質檢總局、工程院等20多個國務院部門,組織50多名院士、100多位專家編制。
李克強總理可說是高瞻遠矚,向前看豈止10 年,而是30年的大運。因為該規劃提出,中國製造強國建設3個10年「3步走」的戰略,第1個10年(到2025年)中國進入世界製造強國之列,第2個10年(到2035年)要進入世界製造強國的中位,第3個10年(到2045年),也就是在建國快到100周年時,中國要進入世界強國的領先地位。李克強總理今年60歲,到2045年他是90歲,希望他能活到這個歲數,樂於見到中國的富強興盛!
《中國製造2025》提出第1個10年的行動綱領,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圍繞創新驅動、智慧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人才為本等關鍵環節,以及先進製造、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提出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提升增效的舉措,力爭到2025年從製造大國邁入製造強國。
圍繞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這個規劃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包括第1是提高國家製造業創新能力;第2是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第3是強化工業基礎能力;第4是加強品質品牌建設;第5是全面推行綠色製造;第6是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聚焦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第7是深入推進製造業結構調整;第8是積極發展服務型製造和生產性服務業;第9是提高製造業國際化發展水準。
這規劃不愧是當今政府令人振奮的鴻圖大計,但如何落實到各地區、各部門去貫徹執行,能否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確保各項任務能落實到位,才是關鍵,否則一切只會流於紙上談兵,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加上中國民族性一向是四方木,踢一踢才動一動,慣於墨守成規,害怕挑戰和創新。
「知易行難」是古老智慧,典出《尚書》的「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如今中國面對如何將《中國製造2025》付諸實行的阻力,包括官商勾結的情況仍未完全清除;一些地方主義保護既得利益恐與中央未必咬弦;不少行政單位的橡皮圖章仍會作出不必要的干預,甚至暗藏貪污;以及還有是一些法律法規恐已落伍追不上新的形勢;更不要說老化的政府機構大多患上中央肥胖症,一旦未能精簡機構,中層官僚的冗員過多必會拖慢規劃的進展和效率。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