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2010
偷窺年代
隨著互聯網普及,通過資訊科技偷窺別人隱私易如反掌,偷窺之風泛濫,這世界已進入一個偷窺年代。人有偷窺欲望,看來是源自人性。無論閣下認為自己有多清高,立場有多堅定,接受過多少教育,道德觀念有多重,多少都受不住偷窺的引誘。
偷窺同好奇心有關,而好奇心從兒童時期就開始了。有些偷窺出於個人動機,比如報復,或者某種政治目的。更有些偷窺是病態的,屬於人格上偏差, 例如有窺秘癖。特別是喜歡偷窺別人的性行為,源於不正常的性心理,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這是出於對性的不滿足。
偷窺,不一定是壞事,不可接受的偷窺才受譴責,但可接受的偷窺則是正當的,例如捧讀名人傳記,也屬偷窺隱私,卻是一種正當的閱讀快感。更有些偷窺,初看是壞事,卻又可變成好事。緊張大師希治閣執導的經典電影《後窗》便是講偷窺的,偷窺者為了消磨時間每天在後窗監視鄰居並且偷窺他們的生活,一般認為這是不正當行為,卻因此而識破一宗殺妻分屍案。如此偷窺行為是否道德,正是希治閣拍攝此片在驚悚之餘留給觀眾思考的問題。
電影《後窗》製造出恐怖與懸念的氣氛,形象地發掘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隱藏著喜歡偷窺的心理。影片以《後窗》(Rear Window)為名,似乎意味人的內心有一扇門緊閉,打開後窗,那是另一個被忽略的世界。人人有隱私,有誰不想一窺究竟呢?
如今傳媒界都有所謂「狗仔隊」,其實都是「偷窺隊」,擁有大批市民支持。一般傳媒機構,都設有「報料熱線」,報料市民除了有金錢酬勞,更有個人偷窺快感。據悉傳媒機構平均一天接獲30到40個報料電話,其中可跟進的有5至6個,翌日有報導的大概有2至3個。報導準則,多半與被偷窺者的知名度有關,愈是名人,其隱私愈有市場。至於「狗仔隊」的道德,也許是以壞心腸做好事,若能揭破名人的偽善和假面,便有益世道人心。
踏入網絡視頻年代,偷窺者只要對資訊科技感到興趣,就能通過各種軟件,悄無聲息地獲取各種信息,即使素昧平生的人,也能通過「人肉搜索」讓他原形畢露。在信息時代,電話,影像,短信,視頻,洶湧而至的信息將人淹沒,還有甚麼不可以知道?監控器材的使用已從銀行、商場、超市擴大到工廠和學校。
不知從何時開始,人們不知不覺活在偷窺文化之中。「偷窺市場」的需求高漲,社會也似乎默許各種「合法」偷窺:商業機構有特別儀器竊取對手機密﹔僱主安裝攝錄機監視傭人﹔傳媒爭先恐後販賣藝人感情隱私。不僅尋常百姓會成為被「合法偷窺」的對象,在「偷窺市場」最炙手可熱的受害者,往往是公眾人物。都說「人怕出名豬怕肥」,在偷窺年代,成名確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做人最好還是低調點,不要太張揚!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