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2016
80後姊妹花 接掌8酒樓
上世紀70年代,葉軒從大陸來港定居,「要有得吃有得住,只有酒樓行業。」他一做就是40年,由當日一個雜工,變身今日8間酒樓的老闆。
三父女感情極好。家姐Carman認為,父親沒有給予「太子女」特權,令姊妹倆日後打理家族生意時也能跟員工打成一片。
兩個80後女兒近年先後接棒家族生意,力除地區酒樓的老態龍鍾,大搞婚禮統籌、谷宣傳,更跟社企合作參與多個CSR(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她們對這行有興趣又有學識,思維比我好,一定做得好過我,一代強過一代。」
2013年大埔分店開張,一洗地區酒樓格局,冀以此為基礎大力發展婚宴業務。
葉軒初入行時由低做起,一年只休年卅晚和年初一,周薪120元,「用竹、繩和鈎將下欄東西抬出來,又要賣點心和洗廁所,洗好碗筷和拉好凳服侍部長吃飯。」每晚收工後,葉軒就在微弱光線下自學鋪枱布和擺位,練成一手拿8碟飯、另一手勾著5個茶壺的絕技。做了10多年後,他跟幾個拍檔創業,直至03年自立門戶,開設「名門讌客」,至今有8間分店。
家姐做知客 被醉客罵哭
家姐Carman初中年代已回家幫手,推過點心車、做過知客和樓面。她說:「推著一罐石油氣和水,很重的。那時候還是小妹妹,員工好肯教,你肯放低身段去做,就會覺得這『太子女』毫無架子,加上看著我成長,彼此距離不會拉得遠。」中五會考後她任暑假工,「那時候一個新入職的知客月薪約8,000元,他只給我6,000元,每月3天假期,朝11晚11,收工後要由大埔返天水圍。」酒樓知客經常成出氣袋,她試過被喝醉客人鬧到喊,「爸爸見到沒關心我,反問我:『妳哭成這樣子為何還站在酒樓門口?』」甚至有躁底客人大力踢知客櫃令她受傷,「那時候已經進入化境,被罵被傷也沒哭了。」
後來她負笈瑞士進修酒店及款待業管理,學成歸來全職幫手家族生意,從未在外打過其他工,「從小就覺得,我的路應該是這樣走。」兩年前回巢的妹妹Irene曾於酒店任職市場營銷,但兩姊妹異口同聲:「讀書和實踐是兩回事!」Irene續說:「酒店設計一張海報,所有程序都要跟足,這裏『快就得』。」
奪雞煲金獎 增2千粉絲
得獎名菜「秘製麻辣蟹雞煲」
她回想起初涉足家族生意時,名門讌客仍流露著屋邨酒樓的老態,甚至連集團網站都沒有。「我覺得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前沒有我這個人、沒有市場營銷,生意還不是做得很好?何必需要我?」建立網站是市場營銷最基本動作,卻惹來老臣子的微言,「為何強要建網站,要我講多些資訊給客人知道?」後來老臣子見網站的確為公司帶來更多生意,才慢慢接受Irene所做的連串市場營銷新工夫,「以前我們會傳真菜單給客人,現在可叫客人自己上網查閱,這也方便了員工。」
新招並非全奏效,例如集團曾想申請「Q嘜」認證,「但認證要求每張單分毫計足,不能四捨五入,大家都覺得執行有困難。手足們都明白做到就盡力去做,有難處要提出來大家商量。」
以前名門讌客從不做宣傳,「爸爸覺得有麝自然香。」但Irene認為,雖然師傅功力不容置疑,但需要一些認證和獎項來提高認受性,加強品牌效果,故連續兩年報名參加旅發局舉辦的「美食之最大賞」,「師傅要一早去到會場報到,又不能預先切定材料,又麻煩又毫無收穫,本擬不再參賽。」今年終憑一道秘製麻辣蟹雞煲奪得雞煲組金獎,又在社交媒體上舉行小遊戲推廣雞煲,成功增加逾2,000粉絲。
做中式酒樓 婚宴要辦好
「新元素大多是妹妹想出來的。」負責婚宴的Carman說。「我不是很有創意的人,只識規行矩步。」她坦言自己未在外打滾過,餐飲管理知識基本上是靠自小觀摩父親,耳濡目染,大搞婚宴也是父親的主意,「他說要做中式酒樓,婚宴一定要做得好。」
那時候婚禮統籌剛興起,葉軒叫大女兒去進修,學成後為集團承辦婚宴,提供一條龍婚禮服務,試過幫客人在海濱公園行禮或搞高球婚禮,更獲優質婚禮商戶認證。「鬥硬件沒意思,這個月有最新的南瓜車,下個月別人可能提供到更漂亮的西瓜車。」她們坦言,要求高的新人多選酒店辦婚宴,「但希望提供地區酒樓中最好的服務。」
Source: 香港經濟日報
【你點睇?】當局料聖誕新年期間逾1300萬人次出入境,較去年同期大增。你對本港聖誕新年市道是否有信心?會否出境旅遊?►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