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2015

不只「設計感」的咖啡店夢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Text: Wilson Lee

  在街道上一個不被注意的角落,有一家咖啡店正排著長龍,店面的大玻璃,隱約刻上店舖的招牌。大玻璃背後,放置了一張長高枱,幾個外表有型滿有個性的顧客坐著看書、交談及工作,享受著熱烘烘的咖啡。

  咖啡店裏沒多餘的粉飾,店舖正中間放著一個咖啡吧,裏頭整齊地擺放著不同烘焙咖啡的工具同時又能清楚地看到幾個充滿熱誠的烘焙師在專心地烹調咖啡。收銀台前,顧客都十分隨意的點選飲品。於店外看著,無不被咖啡店的氣氛所吸引。相信這一定是很多人心底話「這就是我的咖啡店了!」

 

  自新一輪的咖啡浪潮 - Third wave of coffee* 湧到香港,除了連鎖咖啡店外,不同大小的精品咖啡店亦相繼成立。或許因為我的設計工作室早年前完成了Pacific Coffee位於銅鑼灣的旗艦店的關係,因此不時都有希望開咖啡店的客人主動聯繫我們,有的是純喜歡咖啡,有的則是因為夢想,大都充滿熱誠。但傾談下發現,大多數朋友一開始的念頭都只是想找我們設計一所「有型」的咖啡室,希望能吸引到「有型」的客群。其實什麼是「有型」? 問到底,底蘊是沒有一個確實的答案,大多只希望擁有一間看起來很「酷」,讓人感到很羨慕的咖啡店吧 !

 

  一間咖啡店的成功,咖啡烹調得好當然是必要條件。至於裝潢,我認為設計必須能代表咖啡室獨有的性格及考慮,而成功的咖啡店都能說故事,不是嗎? 

 

  重重覆覆,設計差異不多的咖啡店在香港漸漸出現,一窩蜂沒有原因的工業式風格、認為生鏽銅鐵配上水泥地台便可以引來品味人士垂青的設計大行其道,其實一間成功的咖啡室,除了外觀,成功,還有很多其他因素。

 

  咖啡店的定位十分重要,定位的細節經常被忽視,例如與附近社區連接,以及了解目標客群的喜好及需要等亦未有特別被考慮。咖啡店設計能如何回應如踏單車及養狗人士、Home Office自由人及閱讀一族等的需要?如何能令客人有歸屬感及身份認同?單就這些因素,店面的設計已不能只是充滿「設計感」便完事。

 

  下次的專欄我希望能和大家分享幾間我喜歡的咖啡店,以及我們工作室設計的咖啡店的設計和想法。

 

* Third wave of coffee 是指一場主要由美國發起的「咖啡運動」。是以生產高質感咖啡為主要概念,除了精湛的拉花技術、鑽研不同口感的單品咖啡,更重視從咖啡豆的生產、採收、加工、交易到由師傅沖出一杯杯香醇液體交到客人手上的每個環節,特點在於確保交易公平性、品質的穩定,將咖啡視為一種地位等同於茶、酒,這些具有象徵性的飲品,而非商品。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