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4
歐洲怎麼了?
「今天歐洲經濟師的presentation裏,已經找不到債務GDP比率的圖表了」,筆者的一位基金經理客戶喃喃道。
其實,歐洲的公共債務GDP比率現在還在上升。壓縮債務的舉措遭遇到社會壓力,GDP又不見增長,歐洲的債務比率便無法改善,這是顯而易見的。改變了的,是市場情緒,是分析員們的報告內容。
歐債危機爆發至今,四年有餘。歐洲重債國曾經到了破產的邊緣,歐元一度風雨飄渺,但是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一句「whatever it takes」,魔術般地改變了市場的情緒,化腐朽為神奇,歐元資產受到追捧,在過去一年半成為各資產種類中表現最好的。
但是歐洲經濟在輕微復甦後,再次陷入停滯,不僅歐豬國家失業依然高企,核心國家德國、法國也面臨增長困境,「豬瘟」有蔓延的跡象。第二季度歐洲的經濟數據,再次提醒市場歐洲的復甦十分脆弱,形勢依然嚴峻。
究竟應該如何判斷歐洲的經濟形勢?如何審視風險?筆者認為,歐洲迄今的復甦,是金融資產價格的復甦,實體經濟離復甦尚有距離,流動性充實掩蓋了結構性改革的缺失,歐洲央行唱獨角戲的局面並未有實質性的改觀,地緣政治風險更無須贅言。
坦率地說,德拉吉「whatever it takes」這出空城計,效果奇佳。礙於制度性限制,歐洲央行無法如美國聯儲那樣直接購買國債,成為對沖基金肆無忌憚沽空重債國債券的原因,發債成本愈來愈高,這是自我生成的惡性循環,而且可能更多的國家被捲進去,歐元區爆發全面危機似乎只是時間的問題。
歐洲央行作出的緊急對策,是曲線QE。歐洲央行本身無法購買國債,但是它可以提供無限量的、超低成本的流動性給銀行,由銀行來購買債券。此舉一石二鳥,既拉低了國債發行成本,又為銀行提供了無風險(只要歐洲央行不倒閉)套利機會,為身處危機漩渦中心的重債國家和銀行同時提供了喘息的機會。是乃央行歷史上的經典之作、神來之筆。
國債利率回落,紓緩了重債政府的短期償債壓力,也使其長期償債能力看上去不那麼吃力。短期債務前景的改善,吸引資金進入債市,帶動債市、歐元上漲,令在全球利率水平一片低下環境下的資金找到一方高收益的樂土,大量資金湧入歐元資產,水漲船高。這就是前一段時間歐股、歐債、歐元有突出表現的原因。
然而,歐債利率大幅下滑,並沒有帶來歐洲貸款利率的下降。歐洲資產升值,並沒有帶來就業的改善。歐洲的消費十分低迷,結構性改革裹足不前。除了經常項目逆差有大幅改善之外,其它領域乏善可陳。而經常項目逆差的改善,也是建立在扼殺消費的基礎上的,這個對稅收、對投資並非好事。
筆者認為,歐洲經濟復甦與美國復甦不可同日而語。美國的經濟復甦,是在房地產市場推倒重來,房價重現均衡點後出現的。美國的經濟復甦,是建立在勞工市場再度製造就業機會基礎之上的。美國的經濟復甦,源自銀行體系完成資本重組,業務開始緩慢恢復。同時,美國經濟體制的靈活性和科技產業的創新能力,實非歐洲所能堪比。美國聯邦政府和聯邦儲備局所受到的制度性制肘,也比歐洲同行少許多。
一言以蔽之,歐洲尚未修復內生增長動力機制,經濟復甦嚴重依賴於出口。但是高企的歐元匯率和不安的地緣政治,恰恰封住了唯一的增長引擎,於是以德國為首的核心國家也陷入了增長難的境地。
歐債危機會否因此重燃?未必。增長缺乏動力,通縮壓力升高,給了歐洲央行一個加大貨幣政策寬鬆力度的理由。歐洲央行的高流動性和負利率措施,在正常情況下,足以維持國債市場的秩序,暫時見不到重債國發債成本驟升的警訊。但是恢復經濟活力,就不是靠貨幣當局的帽子戲法可以解決得了的。筆者預期在可預見的將來,歐洲均在零增長線上沉浮。
值得令人欣慰的是,歐洲銀行趁市場情緒好轉,在今年籌集了近千億歐元資金,對於充實資本金大有幫助,也使十月份的銀行業壓力測試結果比較好看。令人沒有把握的是,銀行會不會因此而開始向實體經濟借貸,目前銀行業喪失金融中介功能是世界性現象。需要指出的是,歐洲銀行對同業拆借市場的依賴度遠高過美國銀行,一旦聯儲進入加息周期,歐洲所面臨的資金成本壓力不比美國小。
歐洲的債務風險有所緩和,但是增長動力依然缺失,走出困境需要借助於結構性改革,而此必須跨過一系列社會和政治門檻,殊不易;危機消失後,各國政治家更無自我革命的動力。為維持市場的穩定,相信歐洲貨幣當局需要推出新的寬鬆政策,不過沒有銀行功能的復原,流動性未必因此而進入到實體經濟。
從衍生品價格上看,市場正在逐步形成一個歐洲經濟重回衰退共識,但是對歐洲央行願意做甚麼、能夠做甚麼仍有爭論。其實歐洲貨幣當局也很煩惱,德國十年期國債利率已經不到1%了,意大利債務的風險溢價只有1.2個百分點,再推QE不僅效果未必佳,也勢必進一步扭曲市場機制,傳遞錯誤的風險訊號。歐洲需要富有創意的貨幣政策,更需要財政、就業市場、社會福利體系等深層次改革相配合,需要在競爭力上突破,在觀念上與時俱進。
歐洲的經濟復甦,仍有漫長的道路要走。病危通知取消了,不代表病人可以出院,更不意味著病人的體能和免疫力已全面康復。全球經濟與政策前景的此消彼長,對於資金流向、資產價格、匯率均有直接影響。
本文原載於經濟通,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你點睇?】皇馬巴塞傳奇表演賽爆簽名會風波,26人買涉$20萬套票僅見部份球星15分鐘,你認為事件哪方須負較大責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