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28/05/2024

炒股「逆」經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有智慧不如趁勢」講到明順(市)勢而為,非常重要。炒股扮清高,投資抱「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心態,真係輸死無命賠。

 

  不過,巴菲特的軍師兼黃金拍檔芒格(1924年至2023年)就曾與公眾分享投資及人生的智慧,一字記之曰:「逆」。

 

  即使大市跌,買股自然希望買中「逆」市可升的股,例如上周的電力股;相反,市升便沽出「逆」市會跌的股,但要煉就這種逆市中的「慧眼」並不容易。巴菲特那句「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實在蘊藏了幾許智慧與經驗。

 

  既然投資是人類(投資者)其中一種行為,芒格便曾積極研究心理學,希望藉以理解投資行為。投資理論上,有一個名為「行為投資」的策略,那是利用投資者認知上的偏差,而造成市場錯誤定價來制定的投資策略。即是當市場低估或高估了個別股價,「眾人皆醉」之際,並在大部分投資者知道自己錯誤之前,買入或沽出那些價格有偏差的股票;或在價位回到合理水平之後,平倉獲利。

 

反向操作 逆向投資

 

  「逆向投資策略」(Contrarian Investment Strategy)則是行為金融學的理論中,最受人關注的投資策略之一。當市場上出現「反轉效應」(Reversal Effect),或「贏者輸者效應」(Winner-Loser Effect)時,買入過去表現差的股票,而沽出過去表現好的股票,便是逆向投資策略。

 

  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往往過分注重上市公司近期表現,並以公司的近期表現,預測它未來盈利,導致過分低估業績較差公司的股價;反之,對業績較好的公司股價,卻過分高估了。如果投資者能慧眼識股,落實逆向投資,便有賺餐晏的機會。

 

  理論上,當市場上大部分投資者的看法、策略,甚至市場情緒(「羊群行為」)轉向時,而投資者反向操作,就是逆向投資。芒格沒有太多理論,但他融合了自己精研心理學所得,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心法」:多元思維模型。就像《笑傲江湖》裏的「獨孤九劍」,這思考模型可破盡天下武功、兵器。

 

  芒老說:「長久以來,我堅信存在某個系統--幾乎所有聰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統,他比絕大部分人用的系統管用。你需要做的是,在你的頭腦裏,形成一種思維模型的複式框架。有了那個系統之後,你就能逐漸提高對事物的認識」。

 

芒格:警惕25種傾向

 

  芒格這個多元思維模型,涵蓋了人類(投資者)錯誤判斷或錯誤決策的心理,實可與行為金融學的理論互相印證,而更多了芒老的實際體會和解說。2005年,芒格把自己於1992年、1994年及1995年,共3次演說的講稿修訂,並歸納為人類25種心理傾向。而這些心理傾向都會誤導我們,作出錯誤的判斷或決定。

 

  芒格提及的心理傾向,包括羨慕或妒忌、自視過高、過度樂觀、好奇心等25種。若以逆向思維角度對待,時刻警惕著,避免自己有這些心態,便能加深對事物的認識。事物,當然包括投資在內。

 

  「如果你思考我所講的內容時所得到的快樂,有我寫下它的時候得到的快樂十分之一那麼多,那麼,你就是一位幸運的聽眾」,當年芒格演講時曾這樣說過。筆者揀了芒老其中3個有趣的心理傾向:「錘子效應」、迷信權威,以及好講廢話,跟讀者一談。

 

拿著錘子 只看到釘

 

  「錘子效應」的傾向源自西諺:「對一個拿著錘子的人來說,他眼中的問題都像釘」。芒格說了件真人真事:曾有個外科醫生,經常割下病人的膽囊送病理化驗。不要以為他在過程中會有甚麼利益,其實是因他始終以為,「膽囊是所有病人的病根」!芒格認為,這類由專業認知而形成偏見的心理傾向,可令人做出很嚇人的行為。

 

芒格講「錘子效應」是忠告大家,要多學習新知識,掌握並不斷練習不同的技能。

 

  芒老講「錘子效應」原是要忠告大家,要多學習新知識,掌握並不斷練習不同的技能,擴闊知識面;筆者則會建議,在個別專業或行業有較深了解的投資者就更要以此為鑑,炒股時要對公司及其行業板塊,有個更全面、更客觀的了解。

 

  「錘子效應」也令筆者想起,發明移動平均線的美國投資專家葛蘭維爾(Joseph E. Granville)。葛蘭維爾在投資實戰中,憑平均線的使用自然發其大達。但可謂「成也平均線,敗也平均線」,葛蘭維爾也因墮入了「錘子傾向」而輸了身家。

 

  至於迷信權威,相信讀者聽過的投資故事與教訓不會少,但應不及芒格這個故事般令人噴飯。有個耳鼻喉科醫生用文字指示護士,替病人滴耳:Two drops twice a day r. ear。((每次)兩滴,每日兩次,右(r。是right的縮寫)耳)。但護士就「迷信」醫生權威,把「r. ear」看成是「rear」(肛門),也不再向醫生確認,二話不說,便把病人翻過身來……

 

  「迷信權威」傾向也可能在投資者使用移動平均線出現。投資者每在圖上看到「黃金」或「死亡」交叉,也不理實際市況及趨勢形態,便視移動平均線為金科玉律,盲目跟買或沽,結果都是--輸。

 

蜜蜂廢話 無聊之舞

 

  關於好講廢話的傾向,芒格說人類是群居動物,生活上需要群體合作,所以天性就傾向要多溝通、多說話,即「R水吹」。大自然群體協作的另一好例子是蜜蜂,當一隻蜜蜂探到花蜜之源後,便會透過跳舞,與同伴溝通,通知蜜源所在。

 

  芒格引述了一個實驗說,科學家因想知道,蜜蜂遇到溝通困難會怎樣做,於是把蜜源放到比大自然任何花蜜都更高的地方,卻發現蜜蜂因沒有這類基因,不能傳達這個信息。當牠飛返蜂巢後,惟有跳出其他蜜蜂無法理解的舞蹈。蜜蜂跳一些無意義的舞,就像一些喜歡說廢話的人。芒格建議,企業要讓一些說廢話的人遠離嚴肅的工作。

 

  一些財經評論員、「講股佬」(包括筆者在內)做「嚴肅」的分析和評論時,多以「當大市升/跌至……時,就會……」做開場白,這跟那隻跳著無聊之舞的蜜蜂沒有甚麼分別。因為最重要的是,為甚麼「大市會升/跌至……」,而不是「大升/跌至……,就會……」。有果無因,就是廢話。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遭遇欺凌該如何應對 教你兩個方法輕易彈走負面情緒►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職場新常態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