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2016
獅子山下精神的實踐
上周科大有學生團體搞了個座談會,題目竟是「香港正在死亡?」,我是講者之一。座談會的參與者以內地學生及歐美的交換生為主,亦有不少香港學生,坐滿會場。會中有外國學生問道:「甚麼是獅子山精神?」有學生搶答:「是指要爬上獅子山,代表努力不懈。」
此答案並不全錯,但總覺有些荒腔走板。所謂「獅子山精神」,可能是來自黃霑作詞的羅文名曲《獅子山下》,歌詞中有「同舟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這些歌詞,雖是時代的聲音,但當中含義,卻又恐怕經歷過50至90年代的港人才會有更深的體會;試問今天與民為敵,明搞暗搞港獨的某些人,如何可「拋棄區分求共對」?躲在家中的宅男宅女,如何會「用艱辛努力」做任何事?要更明白獅子山下的精神,更好的方法是直接領悟一些過來人心中的執著。
勤奮工作 上進努力
這兩周出席兩個喪禮,去世之人與他們的親人顯然都是體現獅子山下精神榜樣。第一個是張炳良局長母親的喪禮,我從小學開始便認識張伯母,印象中她是極為傳統的中國婦女,管教子女很嚴,據張局長追憶,她是家中鷹派,張世伯則是鴿派。她一人照顧著四個小孩,每天接送上學放學,她家是板間房,但打掃得整整潔潔。我們小孩可在床上滾動玩樂。她似乎不停地都有家務在手,勤勞之極。此種勤奮工作態度,顯然也傳到下一代,炳良勤奮,有目共睹,致使根本沒有多少時間留給家人。對這一代捱過來的人,長時間工作並不罕見,勤力確是獅子山下精神的重要元素。
重視下一代應該也是獅子山下精神的一部分。炳良說,他快將到教育學院上任當校長前,張世伯、伯母靜悄悄地在該校開放日跑到校園處探測形勢,斷定環境不錯沒有危險才安心。我記得中四暑假時,我們所屬的一個跨校團體CLC在長洲搞了個三天的夏令營,炳良很想參加,但因是人生中第一次不在家過夜,怕父母不准,把我拉到家中當說客。我並無特別技巧,但卻採用「磨爛席」策略,從下午3時不停游說至晚上10時,終於世伯受不了我的「堅毅」,很想早點睡覺休息,終要伯母放行。此次夏令營似乎為張開啟了人生的一扇門,此後他在社交比前還為活躍,結交朋友無數。
第二個是立法會前秘書長吳文華先翁的喪禮。最近常到殯儀館參加朋友父母的喪禮,並與朋友聚舊。吳老先生在我少年時只與他有一面之緣,不知怎的,竟大談國家大事,他說我頗有深度,我當時顯出惶恐謙虛之態,但難免心中有得戚之情,現在想來實覺幼稚。吳世伯也是一人養起了六名孩子,在今天有40%女性已不打算生孩子的香港,豈能想像六個小孩的壓力?吳世伯所提供家教當中蘊含的獅子山下精神,卻可在文華身上強烈地觀察到。
堅毅互助 關愛他人
堅毅及有互助精神都是獅子山下精神的重要特徵,我們所參加的CLC,服務社會及互助精神深植於各人中的。
文華自幼是有名的明麗可人,記得一次她在我母校華仁參加活動時,范育倫神父拉我到一邊,遙指文華,問我「Who is this attractive girl?」但若認為文華是靠天生麗質才得到尊重,便大錯特錯。她做事得體、勇於服務社會、關愛別人,在少年時已顯露,她是工作狂的特質我也一早知道。在立法會中,長毛在她面前也不會造次,豈是容易?
她退休後花了大量時間寫下立法會的規程,又受僱聯合國幫昂山素姬建立議會規程,沒有堅毅的精神怎可完成任務。文華的先夫胡家彥學長很年輕便過身,在單親家庭中培養出事業有成的兒女,自己的事業又達高峰,她憑甚麼?一是不懈的努力,二是真誠為社會付出的心,三是實務的工作態度,遇到難題不是胡亂咒罵,而是想法解決問題。從她去年為剛去世的杜葉錫恩所寫的情感豐富的緬懷文章中可見,她受到的不單是CLC朋友的影響,杜太顯然也是她的榜樣。事實上,有哪人比杜太這位熱愛中國的人權鬥士更有資格代表獅子山下精神?但可惜,除李華明、馮檢基與葉建源,所有民主派議員都沒去杜的喪禮。
轉載自: 晴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