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2022
科技股神話破滅!港產獨角獸變「四不像」?最終只能淪為笑話甚至消失?
Jimmy Leung
Jimmy Leung
私募基金負責人,擅長結合傳統經濟及互聯網、管理業務分別在倫敦、矽谷,香港。涉及房地產、互聯網及跨境電商等產業,與多國實業家、創業家、天使投資等擁有廣大的人脈。行事低調,口頭禪是最好你搵我唔到。
改朝換代Digital
本欄逢周一更新
10年來的寬鬆的貨幣環境,讓廉價資金不斷流入科技公司,近兩年內尤甚,打造獨角獸的執念像雪球一樣愈打愈大。根據Pitchbook數據,截至今年6月15日,全球活躍的獨角獸數量超過1,200家,總估值超過3.3萬億美元。
然而這種痴迷存在缺陷,不惜一切代價燒錢的增長競賽,讓虧損幾乎成為普遍現象。截至6月17日,在美國上市的140多家由風投支持的公司市值,已跌破其上市前的私募估值。科技股大跌使風投減緩投資,獨角獸公司產生也隨之放慢,有些也正為融資削減估值。
(圖片由作者提供)
根據截至6月15日的Pitchbook數據,美國獨角獸的產生最為活躍,數量達662家,佔全球總數的54%。中國以212家獨角獸的數量排名第二,然後依次是印度(68家)、英國(37家)和德國(25家)。
受科技股下跌影響,全球獨角獸增速有所放緩。今年新誕生的獨角獸公司數量為206家,而去年這一數字為588家。同時一些基本面較差,增長緩慢的獨角獸公司估值受科技股頹勢的影響最大,許多最有價值的科技初創公司預計將難以維持或提高近期估值。
3月下旬,美國生鮮雜貨配送獨角獸Instacart將自己的估值下調了近40%。5月末,瑞典先買後付公司Klarna在籌集新一輪資金時,將估值下調約三分之一至約300億美元,並在不久後宣布裁員10%。數據顯示Klarna今年一季度淨虧損是去年同期的兩倍,達25.7億瑞典克朗,約合2.5億美元。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受寒潮影響,主要投資於科技公司的頭部風投們交易節奏明顯放緩,進一步減緩了獨角獸的產生速度。
過去10年,香港不算真的國際化,與國際愈走愈遠,產業絕對依靠中國市場,同一時間,東南亞各國已經全面崛起,最明顯的是東南亞獨角獸大增。
而香港初創企業生態圈急速發展,港府拔苗助長下,不乏港產Start-up「四不像」擠身獨角獸行列,甚至走到IPO股票上市的階段。
6月30號,AI軟件明星公司商湯科技的禁售鎖定到期,在香港股市的跌幅接近腰斬的40%,創下了歷史新低。商湯於2021年12月30日上市,上市至今腰斬暴瀉5成。跟去年12月上市相比,市值跌去了300多億港元。這次套現的場面很壯觀。早期投資者已經賺到了十倍八倍,他們自己能跑就跑了。
(圖片由作者提供)
基因及診斷檢測公司Prenetics,於今年5月18日通過借殼SPAC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其後股價急挫,6月中旬曾低見3.51美元,6月30日收報4.04美元,較上市價10美元大跌59%,市值蒸發6.9億美元至4.5億美元左右,失落獨角獸地位。 Prenetics投資者已錄近48%的帳面虧損。
物流平台GOGOX,於6月24日大跌22%後,較21.5港元上市價插水42%。本土電商友和團,較上市價跌27.6%。
獨角獸企業一般成立不到十年,還未經過資本市場的重重洗禮,一個個龐然大物的倒下,上市夢破。從一開始的熱點明星,到資料造假、資本狂歡、逃脫責任、呈倒閉潮、股價腰斬等事件,基本完整經歷了獨角獸這一輪的潮起潮平。
商湯科技是一家甚麼樣的公司呢?看一下它們的招股書,營收來自智慧城市、智慧商業、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車四個板塊。聽起來很抽象,實在是四不像。
隨著大型投資者繼續減少後期投資,其投資步伐將繼續放緩,獨角獸們的估值很可能會繼續下跌,甚至消失。
(圖片由作者提供)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