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5
教育沒有特效藥
每年放榜後,各大專院校都會各出奇謀搶尖子。中大醫學院最近提出新猷:文憑試考獲七科44分或以上的考生,可以選擇直接入讀醫學院二年級,校長沈祖堯強調,醫學院此舉並非想學生早畢業早搵錢,而是醫學界太缺乏臨床研究的人才,希望學生完成五年醫科課程後到外國進修。
新措施一宣布,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立即去信教育局、大學資助委員會提出質疑,強調醫科學習不應有捷徑。最終,中大醫學院決定暫緩跳級安排。
其實不只是醫科生,教育根本就不應該有捷徑,更不能用特效藥。
香港人習慣甚麼都要快,比如發燒看醫生,食了兩日藥未退燒,就會轉看另一個,或者要求醫生轉開另一種藥,我們要即時見功效,一切都等不得。
於是,大學為了搶先奪得尖子,用唸少一年書來吸引你。一個讀書叻的人,竟然不想讀多幾年書,單是這個表像已很吊詭。校方說,其實大一那年只是修讀語文、通識等基礎課程,讀少一年不會對醫學知識有甚麼影響。
為甚麼讀醫的人唸中文、英文、通識就是浪費時間?一個準醫生會不會在接觸古籍的過程中,重新建構自己的價值觀,從而影響將來的醫德?學問在腦袋產生的化學作用從來都是很難預測的,所以我們更不能妄斷,沒有醫學入門課的第一年是浪費時間,可以跳過不讀。
學問從來都不應該嫌多,教育更絕不能抄捷徑,大學不是職業訓練局,一個醫生如何只得醫學知識,那只是醫匠,不是棟樑。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