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4
「袋住先」不是「袋到尾」
政府與學聯重啟對話是社會的共同意願,即使立場不同,誠意對話確有助雙方縮窄分歧,緩和氣氛,從而紓解當前困局。學生既然自我期許為社會未來的主人,更不應急於求成,好讓自己有時間做更佳準備。
政府與學聯重啟對話,雙方都應該在圍繞基本法的基礎下,進行理性的討論。
本欄一直呼籲雙方需要以最大誠意、智慧和勇氣開展對話,期間波折已令受影響的市民折騰了足足兩星期。今時我們再次強調:政府在學聯某些訴求上,不是不願讓步,而是不能答應,也不可能做到,這並不涉及誠意。學生或示威者會問,為何中央或港府不能退讓?那是因我們要按《基本法》做事,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可代表着內地重視憲制及法治的法學權威意見:「佔中」者以為自己站在歷史正義的一邊,認為自己是佔領着政治道德高地,推動歷史前行。搞政治激進很容易,但是以後有無能力建設?他指個別知識精英的言行根本不是在推動香港政治進步,而是導致社會倒退,現需要認真思考如何建設性地推動民主發展,做些真正推動歷史進步的事情。
《基本法》是香港小憲法,不肯依從,可能就是「革命」,今時政制改革框架中,仍有很多可供討論的空間,這正是對話雙方要用智慧去探討的地方。
有人認為今時學生是替港人去爭取,去做港人不敢或沒有能力做到的事,其他人應予支持,不過,如果目無法紀就是勇敢,就值得支持,我們不敢苟同。
正如王振民也肯定年輕人對政治的熱情一樣:「他們絕大部分人是真誠熱愛香港、關心國家的,他們希望香港和整個國家愈來愈民主,這也是我們共同奮鬥的目標。」學生的熱忱毋庸置疑,只是大家的步伐和方法稍有不同而已。
大律師公會日前的聲明中,引述了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最高法院Wood法官向參與公民抗命者說的一番話:「你們一邊向我保證你們尊重法律,另一邊卻把你們漠視法紀的行為定性為迫不得已的抗爭,並歸咎於政府未能回應你們的訴求而對法律作出相應的修改……你們透過故意不服從法律去尋求改變法律的行徑,反而威脅到法律的存亡。」真正的「公民抗命」者其實會承擔法律責任,以證明他們的信念真誠。由此,大家可區別出,哪些示威者是出於真誠,哪些是政治投機。
今時要學生面對政治現實似頗無奈,但假如學生仍以昨天的思維去看中國未來的政治發展,恐怕已落後於時勢。中央已不斷強調今時建議的並非2017年的終極方案,這方案並不是要港人「袋到尾」。時間一定站在年輕人的一方,同學們既然自詡為「香港的未來」,大可繼續監察着政制在法律框架之下的發展,適時作出貢獻。日後你們出任政府官員,相信也希望港人能恪守法治精神,否則,你們又如何施政?
Source: SKY POST
【你點睇?】當局料聖誕新年期間逾1300萬人次出入境,較去年同期大增。你對本港聖誕新年市道是否有信心?會否出境旅遊?►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