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2014
晴報:2014施政報告反響 基層開心 中產憂心
特首梁振英昨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大增200億元經常性開支;對社福政策有重點著墨,福利年開支料近600億,被抨無照顧中產,有學者甚至擔心會為社會帶來長期負擔,令香港偏向福利主義,恐用光儲備。
政府今次沒有全民「派錢」,卻推出多項社福政策,如30億補貼低收入家庭、關愛基金七個項目恒常化等,惹來經民聯等建制派不滿措施未惠及中產。梁振英昨日否認忽視中產,認為中產家庭並非需要金錢補貼,而是需要政府刺激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大環境。
梁振英:中產非要金錢補貼
他又說,中產最關注是整體生活質素問題,包括教育及醫療等,政府需透過打造優質大學、完善醫療系統等,為中產改善生活質素。
今次施政報告提出不少政策,涉及200億元經常性開支,令人擔心日後會否出現財赤。早前經濟學家雷鼎鳴於本報撰文推算,香港2030年便會把財政儲備用光。梁振英承認是「大手筆」,但認為政府負擔得到,強調會堅守「審慎理財、量入為出」的原則。
他說,福利開支是按照2041年本港人口結構預測而制定的,雖然屆時本港會面對人口老化問題,但無論從學歷水平及擁有資產的水平來看,未來的人口模式會較現時好,因此不擔心會出現赤字。
「支出的錢 可以搵得到」
梁振英指,過去16年政府公共財政支出雖然不斷增加,但收入亦大幅上升,過去曾經有五年出現赤字,在盈虧抵銷之下,盈餘總和仍大於虧損總和很多,「支出的錢,是可以搵得到的」。
就政府財政支出的規模是否有公式可計算?梁振英說,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會研究政府開支及本地生產總值比例關係,希望能找到計算財政規模的基準,強調暫無計劃提高稅率或開徵新稅。
對於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的創新及科技局,梁振英強調不會「太貪」,會集中研究適合香港人應用的科技。
此外,2011年關愛基金成立時,注資了50億元;曾俊華在去年財政預算案,建議再向關愛基金注資150億元,撥款去年中獲立法會通過,截至2013年底,政府共向基金注資200億元。
恐最終又要加稅
政府大幅增加基層福利「派錢」令基層受惠,但有中產則擔心政府開支增加但收入不足時會加稅。
任教師逾十年的王惠成,一家四口,家庭月入約十萬,對施政報告評分六分(十分滿分),主因惠及中產措施不足。「整份報告明顯針對幫助弱勢社群,站在中產的立場,有睇過等於無睇過!擔心特首梁振英為日後為普選鋪路,要在基層方面爭取支持,所以加大力度助基層。」
王續說中產同樣要面對高樓價、物價及交稅壓力,令中產心死而移民,認為政府要增加力度幫基層,必須擴大稅基,將更多人納入稅網,他憂慮對基層的津貼會變成經常性的開支。
75%市民津貼25%窮人 長遠負擔重
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一系列扶貧政策,會令香港走向偏向福利主義,令75%市民津貼25%活在貧窮線下的人,造成社會問題,增加政府負擔。
科大經濟學系系主任雷鼎鳴早前更撰文指,97年至今,香港GDP與收入上升幅度相若,但開支則增加126.4%,即開支增幅較GDP或政府收入平均每年高1.925%。按此推算,幾年內香港便出現結構性赤字,2030年左右,財政儲備更用罄。
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承認,若政府帶頭開水喉增加福利開支,會對財政造成壓力,加上政府收入依靠利得稅及印花稅,並不穩定,但直言財政儲備受多個因素影響,包括環境經濟、股市等,不會在六年內崩潰。
每年開支勢加碼
莊亦提醒:「派30億不是一次性,而是每年開支,會造成長期負擔。日後或有議員幫基層爭取福利,要將銀碼加大至每戶每月派逾2,600元,30億元的開支很快變100億元。」
中大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客席講師黃元山解釋,雷鼎鳴假設在1997年,正值全球經濟低迷。若1992年計起,政府收入與開支相若,但承認每年開支確實高於GDP增長,財政儲備正亮「黃燈」。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則認為,政府每年經常性開支達2,600億元,現每年增7%至8%福利開支僅200億元,屬杯水車薪,中產不應「眼紅」低收入人士。他稱去年經常性福利開支,位列整體開支第二位,約500億元;第一及第三位,分別是700億元教育及400億元醫療開支。
轉載自晴報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