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2018
新經濟到底顛覆了甚麼?認清本質比尋找風口更重要
朋友們,今天你走出地鐵站的時候,選擇了摩拜還是小黃車?可能你都記不清具體從哪一天開始,共享經濟已經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了。可是共享經濟真的就全是優點、沒有弊端嗎?看到路邊擺得密密麻麻好幾層的共享單車,你真的覺得共享經濟解決了資源閒置問題嗎?當你在人行道上步行,好幾個人騎著共享單車迎面而來,你身後擺滿了共享單車、避無可避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心好累,真希望有人能來管理一下、恢復秩序?
在《郎咸平說:新經濟顛覆了什麼》這本書中,郎教授談了很多咱們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包括共享經濟這種新趨勢。
在這個急速發展的時代,「遍地是機會,處處是陷阱」,新經濟成為了資本追逐和媒體追捧的焦點。這一波勢能巨大的新經濟浪潮的本質是甚麼?新經濟顛覆了甚麼?不變的又是甚麼?我們不能忘記,新經濟只是形式的創新。任何商業創新都不可能離開最基本的經濟常識,也就是供給和需求的樸素原理。
話說回來,究竟甚麼是共享經濟呢?牛津英文字典對共享經濟的定義為:「在一個經濟體系中,通過免費或收費的方式,將資產或服務在個人之間進行共享。訊息一般以互聯網的方式進行傳播:多虧了共享經濟,你可以在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將閒置的資產比如汽車、公寓、自行車,甚至Wi-Fi網路出租給他人。」
事實上共享經濟的模式早就存在了,制約這種模式擴張的是供需的用戶量以及快速的供需匹配。隨著經濟的發展,閒置資源增多,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解決了供需匹配的問題,共享經濟開始吸引資本市場的注意力並快速擴張。最近幾年流行的共享經濟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有一個第三方創建的、以訊息技術為基礎的市場平台,這個第三方可以是商業機構、組織或者政府,能夠提供實時、精確的算法,將供給和需求進行有效匹配。個體借助這些平台,交換閒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或者向企業、某個創新項目籌集資金。
共享經濟的實現需要滿足幾個條件:
第一是資源的閒置,也就是過剩。無論時間、物品、知識,只有它們出現盈餘之後才會被共享出來。所以我們說資源過剩是一切共享經濟的根基,如果沒有這個先決條件,其他都是無效的。
第二是供需相對平衡。以房屋共享為例,如果某階段你經常共享不到房,那麼你可能就會去住酒店了。相應地,如果你的房間經常共享不出去,那麼長此以往,得不到經濟或其他層面的收穫,你可能就不會再經營下去。
第三,信任機制建立的門檻不應過高。滴滴、快的從出租車打車軟體起家,短短三年的時間已經擁有了2億用戶和800萬司機,專車、快車、順風車等分享經濟的模式很快就遍地開花。而同樣作為高頻剛需的住房領域,其分享模式的市場份額卻有點捉襟見肘。國內的小豬短租等分享模式是參照國外的Airbnb,房主把多餘的房間分享給租戶。而在中國人觀念中晚上留宿陌生人顯得突兀,信任問題是一大難題。由此可見,雖然同樣是分享經濟的應用,如果信任難題解決不了,再多都是空談。
其實,共享經濟的原動力是滿足低價,老百姓歡迎更便宜的出行和住宿。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引入了互聯網的概念,讓這個過程變得模糊而已。一旦價格上不再具有優勢,共享經濟很難大規模推廣開。
對於一個實用型產品,人們會以便捷性和其本身能起到的作用來衡量它的價值。一旦購買成本和使用成本之間的差距消失,共享經濟就無從談起。為甚麼「電鑽共享」模式沒有成功?當你在平台上搜索一個電鑽,你發現附近沒有你想要找的型號,相應型號的主人在三公里外的一個地方。你聯繫了主人,主人說十塊錢借給你,但是他今天出差,明天才回來,而且無論是你過去取還是他送過來,都需要額外承擔五塊錢的費用和時間成本。這時候你會選擇繼續等,還是索性到樓下五金店花30塊錢買一個電鑽呢?過去大家不去借而是直接購買,就是因為購買和租賃的成本是一樣的。
當然,也有可以拋開成本去共享的東西,但只限於非實用物品,比如書籍、遊戲光碟、藍光影碟等。人們分享這樣的東西時的動機,已從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變成了尋找精神上的共鳴。當精神層面的收益夠大時,就會淡化利益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而轉向以分享為主、經濟考量為輔的模式。不過能夠給人帶來精神收益的實體物品並不多,人群若過於小眾、分散,平台會很難發展。
在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風險與機會並存的時代,對於一個雄心勃勃的創業者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尋找風口,而是認清行業本質,回歸商業常識。只有這樣,才能克服種種誘惑,遠離機會主義,不被瞬息萬變的市場所淘汰,贏得這場戰役的最後勝利。
誰知道呢?或許這個世界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容易被顛覆。
轉載自郎咸平微信公眾號。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