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9/2021
被欺凌者會否變欺凌者?永遠做受害人定變正面好人?與「見識」和「感受」有關!
有人說:「孩童欺凌事件的受害人,竟然長成為一個欺凌者,真的可悲!」
是的,世事的確千變個萬化,大家比較容易明白很多那些受欺凌的孩童變得內向怕事、沒信心、自卑等。但是這種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好像有點不尋常。但是,事實又並非如此。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那些從小就在家中被父母打罵體罰的孩子,長大為人父母時,也會用相似的方法來處理孩子的行為。時光倒流一下,我們還有聽聞那些年輕媳婦受了夫家奶奶的苛刻對待,而當她們下一代娶妻後,她們就變成了「惡家婆」。
究竟一個受害人會否變成另一個欺凌者,或永遠是一個受害人,或是能夠變為一個正面的好人,可以說是與「見識」和「感受」有關的。
如果他們只看見單一的處理管治法,他們就只懂照辦煮碗地仿效,用同樣的方法去對待他人和相類似的情況。
但如果他們有機會見識到甚至體驗到另一套處理方法,例如以勸導來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以自強自信來對付孩童欺凌,以互相尊重來建立婆媳關係等等,他們就可以考慮清楚,可以見到不同的世界,然後決定究竟自己會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另一個重要元素就是感受或者同理心。如果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痛苦和仇恨中,在成長過程不斷重複注意身心的痛苦和對欺凌者的仇恨,這難免演變成一種報復心態,就是一種敵我分明的狀態,對所有「我」以外的人和事都存有戒心和恨意,看見「敵人」受苦就不會歉疚,「同理心」的運作範圍就愈來愈小,漸漸在不知不覺間逝去了。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