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1/2015
中國市場的妖股
國內股市近來有個名詞叫「妖股」,凡妖都不是好東西,為何叫妖?因為他們升幅大,吓,升得多都唔得?不是不得,升完不回跌,就是神股,急升完之後跌,自然就是「妖股」,有幾妖?看表一。
(按圖可放大)
為甚麼有妖股?國內的中石油,最高做到逾40元/股,之後大家只能懷念:我首站在40元之巔,下山吧,下山吧,我甚麼時候能回家……。
中國南、北車合併之後,股價也曾在四個月內,升六、七倍,之後跌到隻「狗」。
香港電訊,在被轉手後,股價如以五合一合併價計是逾140元,今時又價為何?
但這些股都不會被叫為妖股,頂多是被叫為傷心股,不堪回首股。能成「妖」,大多是背後有興風作浪者(先聲明,表一中不是隻隻都背後有人興風作浪,自己看啦!),搞個風口,把豬都吹上天,但風一停,豬就不會變成鳳,而是摔下來,成死豬。
投資者要懂得分辨風險
作為投資者,當風來時,要明白哪些是豬,哪些是鳳。如認為自己藝高,可以抱豬在風中舞,但在風停之前記得棄豬抱降落傘,如認為無此功力,那就不要靠近豬,只與鳳為友便是,你可以認為這是無膽、不長進,但投資第一戒條是,防風險,不要找死。
不過,投資者一個大困難是,怎分哪是豬,哪是鳳?以前就是靠證監方面把關,公布上市要被審核,可以了,才可上市,故在市場上的股票,理論上都不是豬,就算不是鳳,也是雞,風停了,仍可展翅降落,不會一下摔死,全世界的股市,都對審核公司上市有一定規程,在中國,公司要上市更要過三關,要過得11個人。
《北京青年報》有這報道:
有上市公司高管表示,上市幾乎是每一家企業的夢想,而國內企業IPO採取審核制,這就賦予了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官員的權力,可以執掌每家企業上市與否的大權。這些官員其實也是最核心的內幕消息接觸者。
有內部人士揭秘證監會發審委潛規則,稱IPO上市前需要過三關:預審、初審和發審,這三關需要搞定11人。11個人中有部門小鬼,也有手握投票權的發審委員。曾有媒體披露了許多細節。譬如一名財經公關公司總經理回憶如何獲得發審委員個人信息的方法時稱,「那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有公關公司派四、五個人天天盯在證監會門口,看發行部的人抱着企業發審材料出來了,就派人跟上。如果材料送到財政部了,那就是財政部的那位發審委員審;材料送到發改委了,就是發改委的那位發審委員審。雖然是笨辦法,但很有效。一份名單可以賣100萬元。」
貪腐侵蝕了審核部門
以今年落馬的證監會官員為例,姚剛、李量、李志玲、劉書帆等均出自證監會發行監管部門,曾深度參與發行審批。市場推測,掌握IPO企業生殺大權的發行監管領域,正在成為證監系統落馬官員的重災區。
在市場人士眼中,證監會的核心權力部門在於行政審批大權在握的一綫部門,包括發行部、創業板部、上市部、基金部、機構部、會計部、國際部、期貨一部、期貨二部等。
權力三分,要過11人,看似很嚴,但當要成「妖股」,就一定要先上市時,而成為「妖股」,可以掠水時,又當「權」、「錢」可以互換時則受保障的,是妖股背後的興風作浪者,不受保障的,是普羅跟風者,近日被調查的中證監第二號人物,姚剛,被業界被稱為「發審皇帝」,顧名思義,你明的了。
如果嚴格的IPO制度是為保障普羅投資者時,一個被腐蝕了的嚴格IPO制度,就會帶來更大的傷害,此一如香港Q嘜也被人亂搞時,Q,將從何來?
十分可惜,在2000年之後,中國社會風氣變得愈加急功近利,為錢真是乜都肯制,咁就前世,再下去,中國將無前途。
近年的反貪腐是必要的,如果金融市場不被執正,如果法治不彰顯,真是無眼睇,有幸的是,這些妖風俱被繳正中,希望力能持久,效能優,才可以讓中國的經濟、社會、股市掃除妖風,納正軌。
從附表數據可知,市場對一些漲幅較大的個股的,我們很容易發現漲幅較大的個股也不一定是妖股,例如東方財富漲140.95%、同花順漲幅189%等等,這些股很難成為妖股,妖股是否成妖跟市場對其認同很有關係。大妖股特力A,這是市場公認的,其階段漲幅850%,其漲幅為兩波,第一波時候由於各種原因並沒有被市場形成共識,第二波特力A受到市場的追捧。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