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1/2014
以拍賣之名 誰愚弄了誰?
曾幾何時,拍賣行是專業、殷實商人的象徵;但在2000年之後這十多年,中國大陸拍賣行的出現如雨後春筍,據估計已超過一千間,其中絕大部分魚目混珠、濫竽充數,小部分是騙局;以專業、誠實的手法經營的拍賣行百中無一。
2013年6月,一位本地收藏家邀請筆者同行,出席「浩翰寶貝」於香港怡東酒店舉行的拍賣預展。當天早上,筆者與收藏家朋友在怡東酒店吃過英式早餐後,便乘升降機直上三樓海景廳。筆者在預展會場逛了五分鐘,心中唯一的感覺衹能用兩個字形容:「震驚」! 筆者震驚不是因為看到高質素的拍品,而是全部拍品之中竟然沒有一件是真品,包括仿圓明園猴頭。
「浩翰寶貝」預展會場一角
筆者好奇,問其中一位職員拍品是真是假。她回答說包真包退。果然是沒有最無恥,衹有更無恥。筆者出席大大小小的拍賣會不少於一百次,卻從來沒有見過一場拍賣會竟然連一件真品都沒有,真是開了眼界,長了一番見識!
據聞其後的拍賣會,醫生多過病人,出席的競拍者衹得小貓三數隻,拍賣會逼於無奈草草收場。一場大龍鳯竟然唱不下去。讀者以為這班老千血本無歸,偷雞唔到蝕揸米?
所謂「不是猛龍不過江」,這批從中國大陸來到香港揾食的老千,如何做一場大龍鳯、如何佈局騙財?
老千行騙的對象不是香港的買家,而是大陸的同胞。
令人驚訝的拍品
第一個步驟是「拍品公開徵集」。夢想一朝發達的大陸同胞多的是,有這類拍品公開徵集會因此一定人頭湧湧。民眾拿甚麼東西給拍賣行的所謂專家看,他們一定裝模作樣給一個很高的估值,從幾十萬到幾百萬,甚至過千萬人民幣。老千灌迷湯,目的是要令到賣家心花怒放,逐漸迷失理智。貨主以為騙倒拍賣行的專家,究竟是誰愚弄了誰?誰是寶藥黨、祈福黨?
第二個歩驟是「徵收費用」。貨主拿一件東西給拍賣行的專家們看要付一千幾百的鑑定費,而他們一定說真,有理無理先斬一筆,要「鑑定證書」又斬多一筆。隨後才是戲肉。老千們會慫恿貨主將藏品委托他們拍賣。刊登拍賣目錄的費用從幾千到幾萬,保險費是拍品估值的百份之一,一件拍品估值5百萬,保險費就是5萬,因此,老千拍賣行不盡量將估值提高才怪。當然,他們不會將受委托的贋品投保,而是將保險費中飽私囊。方法是串通一間子公司或同流合污的保險公司,由他們收取保險費之後再轉交老千拍賣行,讓一切看似名正言順;再加上倉租、運輸費等等已經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第三個步驟是「做戲做全套」。老千拍賣行從不同的貨主收了那麼多拍品和費用,不做一場大龍鳯,羊牯如何相信是真拍賣?老千拍賣行先找一處有體面的地方,如5星級酒店,舉辦一場預展。羊牯看見自己的「國寳級藏品」堂而皇之地在展覧廳亮相,當然滿心高興,以為鴻鵠將至,付了一筆昂貴費用的肉刺感覺,刹那間逍失得無影無踪。隨後的拍賣會,老千找「圍內人」競拍拍品。當舉牌至出貨價(reserve)還欠幾個價位便戛然而止。羊牯以為自己欠缺一點運氣,差一點點便成為百萬或千萬富翁。其實一切造作衹是劇情需要,劇本早已一早寫好,亦排演了多次。香港股票市場有「財經演員」,這些老千可否稱為「拍賣演員」?
羊牯被騙而不知被騙,這就顯得「拍賣演員」的高明之處。這種看似名正言順的騙財模式,在中國大陸出現了很多年,但無論筆者如何苦口婆心,財迷心竅的羊牯總是上當。
今次所講的是小混混如何以拍賣之名騙財。拍賣界大鱷如何騙財,筆者吃了豹子胆之後再講。
【你點睇?】有學者倡60至65歲以下長者之2元乘車優惠,設每月補貼上限700元,你點睇?►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