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5/2016

人生目的在於追求真理的過程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今天介紹英國女作家萊辛的一段話:

 

  「人的價值一點也不在於他所擁有或試圖擁有的真理,而在於他為求真理認真付出的努力。人類追求完美的力量,並不會因為他的所有而增加,只能透過他對真理的追求而提升。」

 

  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生於1919年,死於2013年。英國女作家,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獲獎時88歲,是迄今為止最年長的女性諾貝爾獲獎者。

 

  萊辛出生於伊朗一個英國殖民官員的家庭,原名多麗絲‧梅‧泰勒(Doris May Taylor)。1925年隨父母遷居非洲的英屬殖民地羅得西亞(即今「津巴布韋」)南部。一家生活並不富裕。13歲時萊辛因眼疾輟學,她所受的正規教育也就此結束,此後依靠自學成材。她16歲開始工作,當過電話接線員、保姆、速記員等。她曾把這段時期描寫為「地獄般孤獨」。

 

  萊辛結過兩次婚,萊辛這個姓氏是她跟從第二任丈夫德國人的姓,儘管1949年再度離婚,她仍然沿用夫姓。離婚後她帶著幼子回英國,當時她一貧如洗,行李中只有一卷《青草在歌唱》的手稿。小說於1950年在英倫出版,得到了批評家與讀者的好評,從此一舉成名,登上了英國的文壇。此後幾十年,她靠寫作維生,她的書銷量穩定,賣書收入相當於一個工人的薪水。她不停寫作,2007年獲諾貝爾獎的理由是:她以懷疑主義、激情和想像力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她登上了這方面女性體驗的史詩巔峰。

 

  上引這段話,表示她的人生觀是:生命的目的不在於擁有而在於過程,無論是財富、知識還是自以為掌握的真理,都不會因為擁有而完美,而是透過不斷追求而體現出完美的力量。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