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7 00:00:00
社福界初探大數據 預測危機
大數據、雲端、流動及企業社交是現今4大科技趨勢,為社福界造就新的可能性,革新運作、引進新思維。微軟香港總經理鄒作基直指:「社福界有很多年輕受眾,他們習慣用科技。這些趨勢影響到整個社福界的運作,未來5年的應用及發揮會很大。」
預測社區危機是一大方向,如平安鐘以數據分析全港長者跌倒率,或青協以網絡數據預測青少年行為等。
微軟香港過去10年投放1.8億港元於多個社福支援項目,透過科技捐贈(TechDonation)計劃捐贈軟件予434間社福機構。(資料圖片)
微軟香港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在本月初舉行NGO Day,鄒作基在會上表示,大數據、雲端、流動及企業社交(Enterprise Social)是現今4大科技趨勢,為社福界造就新的可能性,革新運作、引進新思維。
「過去IT應用偏向內部管理,如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未來1、2年IT資源慢慢會投放於服務對象。」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蔡海偉。
大數據在商界的應用漸趨成熟,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坦承,社福界應用資訊科技及大數據仍處於起步階段,但相信未來發展空間龐大。
技術資源緊絀 未善用數據
微軟香港與社聯早前調查多間本地社福機構,獲57間NGO回覆,74%認為電子數據可輔助分析,但70%表示機構欠缺以電子形式儲存數據的資源,亦有53%指未有足夠的能力或資源把資料轉化為數據。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黃於唱指,機構普遍有實施資料電子化,主要是行政、通訊及會員資料,但收集後往往束之高閣,有三分之一受訪者不知如何運用、分析這些數據。「可能因為機構有很多困難,把資料電子化已面臨資源、人手、技術不足,要運用資訊是再多一重困難。」
「社福界對數據管理、保安政策及程序普遍缺乏信心,自我評價處於中至偏低水平,特別是事故管理、後備方案的表現上。」他解釋,社工訓練重視私隱及保密,故社福界在數據安全方面較為保守,鮮有租用數據中心或使用雲端服務。
但他建議機構:「考慮採用雲端及數據中心服務,減低大量數據儲存於機構的風險。」
啟發醫療運用 成本省9成
社福機構資源有限,科技應用是否黃粱一夢?有出席NGO Day的社福界代表大吐苦水,指其機構仍停滯於「砌機」階段,硬件亦未準備好,更遑論大數據。
長者安居協會行政總裁梁淑儀則認為,數據分析並非遙不可及,毋須先進設備,只要善用既有資源,足以帶來重大突破。
她舉出坦桑尼亞的成功例子:「當地每5分鐘就有1個小孩死於疾病,主要是瘧疾。瘧疾有得醫,當地有藥物,但藥物補給不夠快,未能及時治理患病孩子。兩年前坦桑尼亞的衞生部門、電訊公司、科技公司及當地社福機構合作,推行為期21周的『SMS for Life』試驗計劃,用最基本的手機、最簡單的電腦做數據輸入,可即時查看有多少宗需要藥物的個案,繼而安排藥物編配。結果,因藥物不足而失救致死的比率由76%跌至少於30%。」
香港是老齡社會,社福界無不關心醫療資源的運用。梁相信,機構數據配合天氣及環境數據、居住樓宇類型對長者健康的影響等資料分析,或對地區的醫療資源分配帶來啟示。
要運用大數據,得先把資料數據化,不少機構均對成本效益存疑。梁淑儀卻指:「我們處理個案,傳統上會用紙本,1個A4盒可儲存到2,000張A4紙,1盒A4紙每年的儲存成本,尚未計算保安成本,是36.5元。如果數據化,5年才需3.8元。」
摘錄自香港經濟日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