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013-05-27 08:00:00

NGO空缺逾3萬 社聯首創社福招聘網

  最低工資影響下,連NGO都大呻請人難。有機構整體流失率達2成,熱門的前線護理員、職業治療師等職位,高峰期更流失近3成。「水源」不足,還要花十幾萬登報請人。招聘需求大,故社聯與CTgoodjobs昨推出首個社會服務界招聘網站「NGO好工」,目前已有逾100間NGO加入,涵蓋全港9成社會服務。

 

  NGO只請社工?社聯業界發展業務總監馮一柱說要打破迷思:「社會服務界工種逾100個。」自一筆過撥款制度實施以來,機構從以往的實報實銷,變成要自己做財務管理、儲備投資,10多年來,NGO要學管錢、管人,新增工種包括有企業傳訊、IT工程師、籌款總監等。

 

NGO招聘需求大,故社聯與CTgoodjobs昨推出首個社會服務界招聘網站「NGO好工」,已有逾百NGO加入,涵蓋全港9成社會服務。

 

多傳媒轉行 助打攻防戰

 

  「很多記者都轉行入NGO,如為無國界醫生等無政府資助的機構籌款,這職位很重要。」最經典的例子有TVB前主播柳俊江,辭職做香港愛護動物協會中國外展總監,負責建內地辦事處。「公關、傳媒入行,有助NGO聯繫商界、做宣傳,廣結善緣;也要防守,見報後回應記者提問。」

 

  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指,隨著社會轉型,社福界涉及的民生工作日增。如離異家庭、單雙非小童、就業支援等社會問題,對有心人的需求很大。馮一柱同意:「以前是服務老弱傷殘,現在界別多元化,有環保、政策倡議,甚至有專幫懷孕菲、印傭的機構,服務6千多個婦女。」

 

近7成港人上網搵工

 

  Career Times Online Limited行政總裁麥華章估計:「現時NGO界約有3萬個空缺。」且工種多元化,工作有使命感,吸引年輕人。「我女兒本來做投資銀行,後來都加入一間倫敦的『社會金融』NGO,專門從融資市場尋找資金,幫助社會的弱勢社群與貧苦階層。」

 

  有見近7成港人以招聘網站作為主要搵工渠道,為滿足業界需求,他特地找NGO參與「度身訂造」招聘網,並首創以服務類別、工作性質作分類,如社企、貧窮、長者、動物權益等。

 

 

逾百NGO參與 免費宣傳

 

  與社聯合作約半年,網站吸引過百間NGO加入,涵蓋全港9成社會服務。馮一柱指出,香港社福界共有約7萬個從業員,「但流失率很高,每次登報要數千元,有些NGO一年廣告費要10多萬。」故他相信:「會有愈來愈多的機構嘗試。收費相等於同類服務的1/6價錢,平很多!」

 

  且網站設免費「機構宣傳專頁」,內有NGO人物專訪、活動報道及捐款頻道,增加業界的曝光率。「現在很多護理員搵工都用電腦了。往後大計為推出手機App。」

 

流失率達2成 業界度蹺留人

 

  受最低工資漣漪效應影響,扶康會總幹事陸慧妍不諱言:「請人難!整體員工流失率高達20%,前線、物理治療師等職位更曾逼近3成。」且機構內約6成人為30至50歲,「過多幾年退休無新人,挑戰更大。」她透露,去年招聘廣告費花逾26萬元。「心理學家、康復導師都難請,未來有社福招聘網,希望更多人上網搵工。」

 

  扶康會在1978年成立全港首間嚴重智障成年人院舍,現有宿舍22間,52個服務單位聘有逾千員工,「有些職位需要一日搬扶10多次,需要有好的體力。」為留才,她頻頻度蹺,人力友善政策包括:

 

  1. 彈性工作調配和家庭友善政策;增加有薪假期至每年15至18日;另設侍產假、恩恤假,送生日禮物等;

 

  2. 安排本地或海外培訓;設職員諮詢委員會及「扶康講場」,各職級員工可各抒己見,並可與總幹事直接對話,增加透明度。

 

  馮一柱稱,業界最缺護理人員,但凡護士都會請。「長遠要解決供求失衡問題,要靠政府培訓更多人才。」招聘護理員就要靠加人工,「政府加津貼,我們也要重新包裝該工種,令護理員得到尊重。」

 

投身社福界 改變他們一生

 

  車衣工變護理員:車衣工業式微,伍笑平輾轉加入救世軍做護理員,一做16年。每日送飯、探訪,照顧過千長者。「最難忘是與獨居的陳婆婆相處,她當我是女兒,常說要送我出嫁。後來她癌症惡化,我一直伴她身邊。」相比起車衣工作,她常感激:「上天讓我遇到這份工!學會從老人家角度出發,了解父母需求,關係比以前更好。」

 

  薪金減半,80後入NGO:曾從事體育管理、籌辦過國際賽,80後陳浩然卻放棄月入2萬元的職位,投身服務唐氏綜合症等人士的NGO。「見到當時的殘障、自閉青年連搭車都不方便,又有很多運動設施用不到。」故此即使薪金降近半,他也選擇任NGO體育幹事,為殘障人士等引入滾球、柔力球等運動,令其體能及自信加強。入行5年,他打算進修社工課程,深入這行發展。

 

  賺錢生意,補貼社企:逾千人大機構總幹事多擁逾20年經驗,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總幹事曾永強認為,NGO管理層要有前線經驗,且不以錢為目標,量度準則是成功助人自助。「會計、市策等專業人士入行,可讀社會工作碩士課程進修。女青年會就曾聘強於市策的副總幹事,助機構賺錢。」

 

  曾永強開設2間餐飲社企,年營業額逾千萬元,利潤有5至8%。管理原則是:「服務最好自負盈虧,賺錢生意用來補貼有意義的不賺錢服務。」

 

  社聯×CTgoodjobs「NGO好工」:http://bit.ly/11duMZ8  

 

(撰文:鄧玉燕 攝影:黃建輝)

摘錄自香港經濟日報

 

【你點睇?】媒體近日報道有關愛隊涉活動造假或誇大以滿足KPI,事件會否影響你對關愛隊的印象?► 立即投票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