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013-04-22 00:00:00

中港兩地義工 無止橋築起兩地心橋

  中港兩地義工憑一雙手,以石頭、藤竹和鐵枝,共同為內地窮鄉搭建一條條便橋。無止橋自2005年起展開搭橋開路的夢工程,為村民提供方便之橋,也為兩地人建立無形的「心橋」,達至兩地共融。

 

魏凱怡(左)和曾保強(右)參與無止橋義工活動後,與不少內地義工及村民成為了朋友。

 

  無止橋慈善基金最近把義工修橋築路的經歷輯錄成書,讓大眾見證他們為農村帶來的改變。從未踏足國內的義工,或會擔心兩地文化及成長背景不同,與內地人難以溝通,理大土木工程學系二年級學生魏凱怡(Hody)亦不例外,但參與過無止橋義工活動後,已完全改觀。

 

  以往Hody曾認為內地人沒有禮貌,「在香港見過有內地小孩頂撞父母,而且態度惡劣;在校內我亦好少跟內地生溝通。」去年暑假,她首次參與無止橋甘肅大灘村的義工服務,在當地鋪砌廣場及路徑地面、組裝家具及建設生態廁所等。

 

2011年8月由義工及村民合力建造的「香港維多利亞學校和平村無止橋」落成。

 

村民熱情 打破隔膜

 

  村民的真誠和純樸令Hody留下深刻印象。她說:「香港人比較冷漠,我在村民家中寄居時,就感受到他們的熱情,他們連子女的結婚照、孩子讀書的生活趣事都跟我分享。」內地村民及義工的熱情,打破了兩地人的隔膜。

 

魏凱怡參與甘肅大灘村的修橋項目後,村民對她的離開感到依依不捨。

 

  今年她再接再厲參與貴州平塝村的修橋項目,協助建成「香港維多利亞平塝村無止橋」。每次完成工程要離開時,Hody與村民也難離難捨。「我與一名約十歲的村民連續多日一起搬石、唱歌,還會幫她紮頭髮,離開時她還哭著叫我不要走呢。」

 

  原來當初Hody家人並不同意她到國內修橋,「父母擔心內地食品安全及衞生問題,質疑我何不在香港做義工?」但她認為到內地修橋可學以致用,加上看到便橋落成後對村民生活帶來便利,更加覺得這些工程別具意義。

 

 

中港社交平台增溝通

 

曾保強去年返內地參與無止橋的修橋項目,空閒時與義工及村民同玩樂。

 

  而科大土木工程系三年級學生曾保強(Paul),去年六月亦有參與建造「香港維多利亞學校河源村無止橋」。他在內地出生,讀小學時才移居香港,他坦言,兩地人因為教育及生活環境不同而衍生衝突很正常,但雙方加深認識後,並有相同夢想為村民搭建便橋,即使溝通有困難,也會互相體諒。

 

  為了加強聯繫和溝通,兩地義工亦各自走前一步。例如港人習慣以facebook溝通,內地人則愛用微信和QQ,不少香港學生特地開設了微信和QQ帳戶,內地義工亦學懂翻牆玩facebook。

 

無止橋慈善基金秘書紀文鳳。

 

  無止橋慈善基金秘書紀文鳳曾說:「無止橋的成立,是由兩個『起橋、搭橋』的夢想促成,一座是有形的便橋,一座是無形的心橋。」義工們用心起橋、搭路,同時也為兩地人搭通溝通的橋樑。

 

中港兩地義工樂見內地無止橋建成,見證兩地人努力的成果。

 

感動港人北上築橋

 

農村小孩也有跟義工合力修橋、鋪路。

 

  十多年前中大建築學院教授吳恩融到中國的貧窮農村進行研究,發現當地孩子在課室外放著水鞋,原來大部分學生需要涉水渡河才能上學。

 

  曾經有母親帶著兒子渡河上學時,因遇上水漲,兩母子被大水沖走而喪命。事件觸動了吳恩融及無數義工的心靈,推動他們進行修橋的夢工程。

 

  2005年超過45名專業人士、來自社會及學校的義工修成第一條無止橋,兩年後他們成立無止橋慈善基金,繼續為內地落後農村修建一條條方便之橋,改善村民的生活。

 

(撰文:黃琳 攝影: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摘錄自香港經濟日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