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014-08-07 00:00:00

創造銀髮的可能

  • 梁淑儀

    梁淑儀

    梁淑儀現為「鑽的」行政總裁、香港社會創投基金行政總監。曾於有線電視擔任社區記者,於零九年離職前為首席記者。興趣是報道社區故事,喜歡接觸弱勢社群。
    成立「鑽的」的主要原因是她的母親由零七年中開始,因腦癌變成永久傷殘人士,需以輪椅代步。她發現市場上缺乏合法、安全、方便,專為輪椅使用者而設的點到點接載服務。

    她分別榮獲「青年社創業者大賞2011」,「資本傑出領袖2011」及「卡地亞靈思湧動女性創業家奬」2013亞太區入圍奬。「鑽的」被評選為英國社會企業奬2012之「高度推薦年度國際社會企業」及2013「我最喜愛的五大社企」第五位。

  當政改爭議如箭在弦,另一個爆炸性議題亦即將上演 – 全民退休保障。 這星期由扶貧委員會委託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周永新撰寫的報告開始有消息傳出,有新聞報道指報告建議香港未來,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不論貧富每人每月可得3,000元老年金,涉及金額龐大,因此僱主僱員也需參與供款,大約佔打工仔每月薪金百分之二點五,收入愈高供款額愈高。

 

  如強積金制度推出時,社會討論的焦點,很多時也只沿著這些數字去比較,近年本港政治兩極化的發展,我很不希望看到全民退休保障議題,只淪落至「撐政府或反政府」的表態行為,政府的重大新政策最後只靠「民間簽名」去落實。

 

  在「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和「鑽的」平台,我將和同事們一起推動更多有深度和多角度的討論,讓養老的議題更立體和具體地呈現在不同階層、不同背景的市民面前,憑過去多年創辦「鑽的」寶貴經驗,我深信長者必須儘快脫離「福利」的思維,讓市場自由健康地發展不同客戶群的銀髮產品和服務,資源才會得到最有效率和最高成本效益的運用,令最多不同消費能力的長者直接得益。

 

  未能負擔「鑽的」車費的朋友不時埋怨,幸好經過傳媒廣泛報道,愈多愈人明白像「鑽的」點到點無障礙接載服務,經營成本比復康巴士或普通的士也高出很多,收費要符合我們持續發展的水平,而事實上,不少中產客戶認為「鑽的」收費物有所值,比自己養一部私家無障礙車輛必定更加划算。

 

  同時,最近東區醫院腫瘤科社工們成功得到慈善基金支持,已購買數以十萬元面值的「鑽的」現金券,直接讓有需要而患有癌症的輪椅使用者改善交通接載,多帶他們參加戶外活動,下星期第一次出勤就是往昂坪大佛,因此社工已預約了兩部「鑽的」同時由東區醫院出發。同一筆捐款,當然不足以支付購買和保養一部無障礙車輛及僱用司機等無休止的開支,因此「鑽的」也是他們較划算的選擇。

 

  從這案例可見,「鑽的」的責任在繼續維持車隊運作暢順,儘力完成無障礙交通接載服務,而扶貧的工作、評估受助者的需要由專業社工擔任,各司其職,發揮最好的效率和效益,而且涉及的成本絕大部分也只是私人資金,不需動用大量公帑。

 

今年四月有公司贊助十二名輪椅長者往昂坪遊玩,因為「鑽的」,他們可以踏足大嶼山同時鳥瞰機場、近觀大佛,更在那裏和家屬及義工一起玩「尊賢會」椅子舞,度過愉快大半天。

 

  在決定是否有老年金、老年金是否$3,000元、誰人需要供款、每個月需要供多少金額等之前,我們應更努力審視現時為不同階層長者提供的服務,如何才做到最有效率和效益,當長者真的有老年金在手,「錢跟人走」,誰人可以為長者提供實用的建議、分享市場訊息?我認為最基層和最無依的長者無疑應該繼續由社工或照顧,但稍為有能力的,不需要倚賴老年金的長者,他們的「錢往那裏走」?這行業還應有如個案經理或中介人的角色嗎?

 

  商界朋友,即將或已退休的企管高層,讓我們一起創造更多銀髮的可能,把公用資源留給最貧困無依的長者,建立更多合作平台,鼓勵更多能自付開支的長者選擇百花齊放的貼心產品和服務。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