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4/11/2014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最近資本市場上的一個熱門話題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部分板塊炒氣十足。毫無疑問,中國資金有出海投資的需求,中國經濟有消化過剩產能的需要,在新的國際環境之下中國有必要打造一個適合於自身需要的貿易通道和貨幣體制。在馬歇爾計劃的招牌下,或許所受到的政治阻力小一點。

 

  當年的馬歇爾計劃,是由美國政府出資重建歐洲經濟,130億美元奠定了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奠定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同時馬歇爾計劃,為戰後的美國剩餘產能找到了出路。從這個意義上,中國版馬歇爾計劃似乎與現在中國的實際情況頗為貼近。

 

  然而,當年美國是第二次大戰的勝利者和全球的盟主,同時東歐西歐兩大陣營壁壘分明,使得美國在設計、執行馬歇爾計劃時候幾乎沒有遇到多少阻力。今天中國的國際地位、國家實力均無法與當年的美國相比,今天的歐洲儘管遭受歐債危機的蹂躪,亦非當年廢墟上的歐洲,政治因素無可避免地會成為中國資金大規模進軍歐洲的障礙。

 

  更重要的是,馬歇爾計劃的資金哪裏來。中國在經歷了「四萬億」和影子銀行兩輪擴張之後,債務GDP比例已經由十年前的110%上升到240%,公共財政已經亮起警號,不少地方政府瀕臨破產邊緣。這種情況下,政府是否有能力再搞一次財政擴張,其實值得懷疑。過去的財政擴張,效果並不理想,但起碼「肉爛在鍋裏」,本國經濟和就業受惠。儘管部分中國企業可以受惠,拿著納稅者的錢去救援比中國人富庶許多的歐洲,於情於理都有一點說不過去。靠燒錢來維持過剩產能,更屬無稽之談。

 

  如果由中國民間資金投資海外項目,投資回報一定重要。筆者相信歐洲有好的投資項目,不過以歐洲的監管環境、政治障礙和員工工作態度,投資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最有可能出現的是,國家級的資金援助,展開以中國技術和工程建設為主體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問題是這筆資金最終如何償還。馬歇爾計劃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美國根本沒有打算讓歐洲還錢(德國自願還了一部分)。如果是一個很好的投資項目,其實今天在資本市場是可以集資成事的。為什麼全世界都沒有看到,惟有中國政府獨具慧眼發現了投資機會呢?

 

  當年令馬歇爾計劃成功的三大要素是,1)美國在國際政治上的主導性和歐洲政治的弱勢,2)美國政府不求財務回報的經濟援助,3)歐洲的重建需求。以目前的形勢看,除了跨國基礎建設投資需求存在外,中國並不具備第一、二個要素。

 

  筆者認為,中國資金出海乃大勢所趨,其中中國政府主導和資助個別歐亞基建項目,由中國企業操刀建設和運營,是完全可能發生的。但是規模未必能做大,根本無法與二戰後的馬歇爾計劃相比。如果北京真的忍不住要花錢,不如花在本國的教育和社保上面,取之於納稅人,用之於納稅人,提高國民的幸福度,先做好中國夢。

 

  本文原載於今週刊,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

我要回應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