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1/06/2011

你最後悔的是甚麼?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潘少權

    潘少權

    資深傳媒人,為香港免費報章《晴報》創刊總編輯;曾擔任美國《讀者文摘》亞洲區中文版總編輯,負責香港、內地、台灣和東南亞出版工作。此前,在職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時為《經濟日報》副總編輯,兼任經濟日報出版社副社長,並主編《ezone》和《置業家居》等雜誌。他又是多本暢銷書,如《九七日誌之當年今日》、《駕車郊遊指南》、《百年智慧•管理經典》、《一分鐘管理》的作者。曾在中資、華資、歐資和美資公司工作,閑時外遊,喜歡讀書。

    辦公室政治

    本欄每周一更新

  比利時一家雜誌曾對全國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做了一個問卷調查。調查題目是︰你最後悔的是甚麼?並列出了十幾項生活中最容易令人後悔的事,供接受調查的人選擇。

 

  結果,排首位的是,有75%的人後悔年輕時不夠努力,以致事業無成。

 

  有一個四十歲的人被醫生告知患了絕症,最多可活三年。因此他為了使自己最後幾年的生活更有意義,擬出了三年要做十件事的計劃。

 

  當中包括寫一本書、學一門外語、搞一項發明、辦一家工廠、遊三十座名山和看五十個城市等,最後他只花了兩年零八個月就完成了計劃。突然,主診醫生告訴他,他拿錯了病歷,根本沒病!

 

  這也是個經驗,如果別人工作你也工作,別人休息你也休息,別人娛樂你也娛樂,那麼別人得到甚麼,你也只能得到甚麼。

 

  想得到別人得不到的,就得付出別人不願付出的東西。尤其是在你還年輕、還有機會競爭的時候。

 

  排第二位的是,有70%的人後悔年輕時錯誤地選擇了安穩。

 

  有三個大學同學同時到公家機構工作。幾年後,有一個不甘心每天要看主管的臉色過日子,決定換個環境,轉到私人公司工作,另外兩位則沒有動心。

 

  過了幾年,又一個辭職不幹,剩下的一個仍未動心。再過幾年,三人聚首,第一個到私人公司打工的,做了大公司的總經理;第二個辭職的,自己做了老闆;仍留在公家機構的,則後悔當初不該滿足於每個月幾萬元的薪水。

 

  許多人的第一目標是有穩定收入,然後等上幾年,夠資歷升職、加人工和拿福利。

 

  沒有了壓力也就沒有了動力,沒有了動力便發揮不出潛能。

 

  不是天下伯樂太少而是自己埋沒了自己。

 

  第三位,有62%的人後悔自己對子女教育不夠,或是方法不當。

 

  上初中的女兒晚上放學回家,媽媽仍在公司加班,爸爸則去了打 Golf 未返,只留下菲傭給她煮飯。一對夫妻對兩個只顧打機、看電視的孩子,毫無責怪之意,甚至為自己買了新的機器給兒子而感到高興。

 

  直到多年後,發現按照自己的模式、經驗和方法,並沒有使子女成材和令他們得益,才後悔自己「教得不好」和「方法錯誤」。

 

  第四位,有57%的人後悔沒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侶。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感情的事永遠是失去後才懂得珍惜。

 

  第五位,有49%的人後悔自己鍛練身體不足。六十歲以前想用身體換一切,六十歲以後想用一切換身體,世界上還有甚麼比身體健康更寶貴?

 

  最有趣的是只有11%的人後悔沒有賺到更多的錢。有錢雖然能夠做很多事,從調查結果證實,賺錢並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的。

 

  年輕的時候後悔還可改進;到年老時才後悔,想補救也來不及了。

 

  問過許多朋友,年齡都在四十歲左右,他們很多都是年薪百萬元、有車有樓的,問他們最後悔的是甚麼?

 

  令他們後悔的事竟然和這個比利時的調查有驚人相似之處!

 

  人生沒有你想像中那麼長,做自己想做而又應該去做的事吧!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