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9/10/2010

不對抗保持距離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潘少權

    潘少權

    資深傳媒人,為香港免費報章《晴報》創刊總編輯;曾擔任美國《讀者文摘》亞洲區中文版總編輯,負責香港、內地、台灣和東南亞出版工作。此前,在職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時為《經濟日報》副總編輯,兼任經濟日報出版社副社長,並主編《ezone》和《置業家居》等雜誌。他又是多本暢銷書,如《九七日誌之當年今日》、《駕車郊遊指南》、《百年智慧•管理經典》、《一分鐘管理》的作者。曾在中資、華資、歐資和美資公司工作,閑時外遊,喜歡讀書。

    辦公室政治

    本欄每周一更新

  前文說到營業部門的含糊指令,導致我們做出來的特刋給客户投訴,有好心的同事叫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總經理。

 

     人家在暗我們在明,很難鬥的,而且要在這些支離破碎的信息中找出誰是誰非,既令人討厭,亦令人覺得我們不夠大氣。况且,向上司投訴別人的錯從來不是我的作風。

 

  我選擇先承認錯誤,特刋編輯應該向營業部門問清楚所有細節,以確保寫出來的內容合符要求。這樣也好,以後我便要求所有同事在收到order後,立刻以文字核實,並問清楚所有細節,經此一役,我們的生產速度反而有所提高。

 

  明槍易擋暗箭難防。我們做事直來直往,不打埋伏,沒有保險,而對方則心懷奸險,笑裏藏刀,招招狠毒。

 

  一次,GM 跟我說,威哥說他們的客戶很讚賞我們某期的特刊,認為是全行做得最好的。不過,就是慢了一些,如果早些時間給客户過目便perfect 了。

 

  好一句「不過」,明褒暗貶。記得那個月我們交稿只遲過一次,都是營業部門通知我們,說客戶星期二才有空,於是我們到那個時候才送去。

 

  無論我怎樣去防這個人,他總能找到機會去攻擊我們。而他又知道我是那種給人打到流牙血也不會找人幫手的人,又怎會向老闆打小報告呢?所以他就更加變本加厲。

 

  公司裏有個同事不屑他的所為。他跟我說了一句話︰「你不去攻擊別人,也要學會保護自己。」

 

  我爭辯說︰「我已經做足保護措施了。」

 

  他說︰「如果你做了,又怎會給他不斷找到碴子?」

 

  他給了我一個忠告︰「不對抗,但保持距離。」

 

  不對抗,容易,公事公辦,我從來沒有和威哥有任何正面衝突。

 

  保持距離,就更容易,道不同不相為謀,自然不會和他有所接觸。

 

  同事說:「你所謂的不對抗,其實是樣樣對著幹。人家的order有問題,你明刀明槍走去問,縱使你有理有據,合情合理又合法,但人家心裏總認為是你有心阻撓。」

 

  接著他又說:「你的保持距離是不接觸,視而不見,生死不相往還,人家便以為你把他當作敵人,既然你是敵人,所有與你不合的人便會同仇敵愾,你這樣是很蝕底的。」

 

  我雖心不甘情不願,仍問這位同事怎樣才是保持距離。他說︰「公事有接觸,私事不表態。」

 

  接觸,就是在公事上的交流和溝通是避無可避,那就放開心懷,不要讓人望而生畏,這樣人家便不會說你態度囂張、拒人千里了。

 

  我以為私事不表態就簡單得多,反正大家都沒兩句,又怎會談起私事來?但同事卻意味深長地笑了。

 

  我嘗試用另一種態度去面對威哥,但總覺得效果不好,最後經過多年磨練,我發展了一套連我自己也不敢相信的方法,這方法我只用來應付威哥那類人,而且只可以透過電話才說得出口。

 

  「威哥!你不要玩我啦!得四分三版廣告,你叫我死嗎?老闆一定殺了我!不管怎樣,你找多四分一個版,我才可以開這個两版特刋,我叫同事先做內容,這樣便省時間,怎樣?」我在電話耍軟的一招,一口氣說了出來。

 

  他肯定會接受的,因為他是收佣金的。自此我在公司內與威哥相安無事多年,他看見我不會特別熱情,我見到他亦不反感。

 

  辦公室內的人事千變萬化。我不喜歡威哥這種人,但我總不能一一打倒他們,況且我不是一定要打倒別人那種人,唯一自保的方法是建立一個勢力平衡,大家站在上面,不對抗,保持距離,各自發展。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我要回應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