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經絡
脊柱與督脈關係密切,是人體最為精密的重要結構之一。督脈,行於背中脊椎部位,它是諸陽經脈的總綱,統率全身的陽氣,為腎中精氣的通路,督脈通則百脈通,督脈瘀阻則百病叢生。督脈的督,有督導、監管、統領的意思。
十二經脈中,六條行走背部的陽經包括: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和足太陽膀胱經,都與督脈有著緊密聯繫。督脈被稱為“陽脈之海”,具有調節、管理全身陽經經氣的作用。
從中醫的角度講,脊椎二側的膀胱經是我們人體最重要的排毒通道,西醫的視角重點放在脊椎附帶著豐富的中樞神經叢,影響著人體的活動能力。如果脊椎變形就會影響到很多生理功能;如能及早發現脊椎病變,可以及時調理診治,疏通經絡,管理好脊椎的知覺神經,就是調理好身體的健康。
督脈走行的區域與脊柱重疊,涉及脊柱的椎體、椎間關節、椎間盤、脊髓、椎間韌帶、棘上韌帶、棘間韌帶、豎脊肌等組織,因此脊柱疾病和督脈所生的疾病也有重疊,同時對五臟六腑、五官七竅以至皮肉筋骨的生理和病理狀態,起著極為重要的調控作用。
脊柱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如果脊柱出現病變,不僅破壞我們的健康,更會縮短我們的壽命,可以説是人體的第二生命線。
圖:人體督脈圖
背部經絡
人體背部有6條經絡,包括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和足太陽膀胱經,緊密連及督脈。一般中醫調理,可通過刮痧、推拿、針灸等方式舒活筋絡,促進身體健康。
背部這6條經絡含有諸多腧穴,而腧穴是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應點和針灸等治法的刺激點,是調理身體的重點。
脊椎致病原因
雖然督脈是總管人體一身陽氣的總督,匯聚了全身陽氣,督脈自身卻又是最容易受到瘀阻,因為督脈上有2大寒氣的進氣口:大椎穴、命門穴。
另外中醫把脊椎上督脈的三個依附處,又最容易瘀阻的地方,分別列為“風寒關”(頸椎1-3節)、 “寒冷關”(胸椎5-8節)、及“氣血關”(腰椎3-5節)。保持督脈上這三個部位暢通、溫暖,能提振一身陽氣,對健康調理非常有效。
1、頸椎疾病
與頸椎相關連的疾病有:中風、頭疼、頭暈、失眠、記憶力衰退、肩頸酸痛、上肢酸麻無力、冰涼等。
如果上頸椎有問題,頸椎錯位會引起椎動脈壓迫,導致腦部供血不足,使腦部缺氧。從而引起頭暈、頭疼、失眠等症狀。
腦供血不足很容易引起中風,很多人認為人老了功能退化所以記憶力衰退,其實是跟頸椎病有關。
下頸椎跟上胸椎的一段,管到支氣管,這一段有問題的人,很容易引起支氣管炎、感冒。
頸椎上面是頸叢神經,下面是臂叢神經,它管到肩膀、手肘、手臂和手指,一旦下頸椎有問題,會引起比如肩周炎、五十肩等。
2、胸椎疾病
與頸椎相關連的疾病有:胸悶氣短、易受風寒、疲倦乏力、消化不良、血糖控制不良等。
胸椎神經沿著我們的肋肩到前胸,管到心、肺、肝、胃、膽囊和胰臟等,重要的臟器都在胸椎這個部分。
下胸椎的神經管到胰臟,下胸椎神經受到壓迫,胰臟功能不好,就會造成胰島素的分泌不良,也容易造成血糖控制不良。
3、腰椎疾病
與腰椎相關連的疾病有:癱瘓、腰酸背痛、腰肌勞損、痛經、子宮肌餾、卵巢囊腫、不孕不育、腰椎間盤突出、更年期綜合症、內分泌失調等。
女士們尤為注意,腰椎的下腰椎的自律神經,能夠管到子宮、卵巢、膀胱和肛門,當腰椎有問題,很容易引起年輕女性痛經。
調理督脈
中醫認為督脈有總督全身陽氣的作用,若邪犯督脈,則角弓反張,項背強直,牙關緊閉,頭痛,四肢抽搐,甚則神志昏迷,發熱,苔白或黃,脈弦或數。很多中醫師治病時在督脈上艾灸,意在激發出人體自身的陽氣,把溫熱通過複雜有序的經絡系統層層傳遞到全身,提升身體的自然正氣,達到調理和祛病的效果。
脊椎經絡相關的診斷與治療
瞭解到脊椎與經絡的關係,便可以有效用於脊椎病的診斷和治療。通過經絡病徵判斷可能存在的某節脊椎病變;反過來也同時通過脊椎的病變,診斷出可能存在於某經絡或臟腑的隱疾和病患。利用中醫診治方式,如針灸相關的經絡穴位來達到某椎節的鎮痛、消腫和活血化瘀作用。具體來説,通過相關椎節的病徵,來根本治療相關連的經絡或臟腑疾病。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