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打粉、熬藥湯,兩者療效有分別嗎?該怎麼吃、甚麼時間吃、吃多久?拆解食中藥學問!
Bobo求診,問及有關眼睛近日有很多白色的黏液分泌,而且出現眼腫、眼朦和腰背痠痛。我詳細診斷後,建議針灸結合內服中藥。
Bobo扁扁嘴,並道:「我很怕苦⋯⋯,湯藥包與打粉的有分別嗎?」
我笑答:「中藥甚麼味?相信很多人都會或多或少在心理上說:苦!
有的人想固本培元,把身體的基本調理好,就會選用中醫療法,服用中藥就是其一的方法,也有人因為中藥的苦味,「毅然決然」地中途放棄。既然中藥那麼苦,能不能將其打成粉服用?跟熬成湯(中藥包)喝,效果有甚麼區別嗎?哪種服中藥的方式更好?現在就詳細跟你分析,看看你吃對了嗎?
中藥打成粉和熬成湯喝,效果有區別嗎?
一般來說,湯藥是中醫一種傳統治療方式,很多醫術記載的藥方都是熬製成中藥湯。
是將其打成粉,提到熬煮的步驟,雖然操作比較簡單,也便於攜帶,但中藥產生的效果或許會發生變化。
在熬煮中藥時,湯藥裏的成分,在熬煮之前和之後可能並不完全一樣,而且每種中藥所配的數量都是講究的。
若是直接打成粉,其中的有效成分可能就不一樣了,最後起到的效果或許不是很好。
簡單點說,中藥打成粉之後,原來有甚麼還是有甚麼,但熬成中藥湯藥後,裏面會產生新的成分與功效,這是物理學的原理,物料、加水、加熱,裏面會產生不同 的連結鏈,亦會有不同的效用,就好比豬骨粥,是豬骨、加水、加熱,再煎熬成粥,與鯨吞一大塊豬骨、一堆白米,再飲杯水落肚,截然不同 。因此,通常來說,還是熬成湯藥的方式更穩妥。
而且,喝完湯藥,剩下來的中藥殘渣一般就扔掉了,若是在這之前全部打成粉,可能有些成分其實是不用/不可服用的。
不過,也不能以偏概全,具體以哪種方式服用中藥,還是要根據疾病、中藥種類以及病人的情況來綜合判斷。況且,也不是說這兩種方式起到的效果不一樣,就能說明哪種方法效果差的。
關於吃中藥,該怎麼吃、甚麼時間吃、吃多久,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進行,千萬不可擅自調整。如果自己調整了用藥方案,可能就不對症了,或許會延長病程,延長身體恢復的時間。」
Bobo續問:「一般吃多久會有效果?」
我答:「至於吃多長時間會有效果,因人、因身體狀況而異,畢竟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病情嚴重程度也不一樣。另外,跟每個病人有沒有正確服用中藥和結合其他 應該使用的治療也有關係。
舉個例子,如果覺得中藥太苦了,每次都只喝一半,可能就會影響到藥效。 吃中藥是講究療程的,一般情況下,吃三個療程會較穩妥,正如紅十字會血庫缺血,提倡捐血救人,你捐了一次血,也建議你相隔三個月後再來捐,是基於人體正常新陳代謝關係,三個月身體狀況會有較明顯的改變。 」
Bobo緊張地說:「上次我來找你醫失眠,只是一周,已經恢復正常不用繼續治療了!」
我答:「這就是結合針灸治療的優勢。但也要注意,如果採用中醫療法比較有效,也要提醒,不能心急求快,服用中藥調理的效果不一定是立竿見影的,當然有的情況能馬上收效。在吃藥期間,也要注意合理飲食,不宜多吃的食物要管住嘴。」
Bobo問:「譚博,服用你的中藥也不覺得很苦和難受,而且你們已煲好並獨立包裝,也挺方便服用的,若果我之前的中藥方服用後覺得有效,下次遇上頭暈身㷫,繼續自行服用,那麼可以嗎?」
我答:「藥方上會建議連續服用多少天數,再次覆診。若果身體情況改善了,會因應不同的狀況去作出相應的調節或是可以停止服用中藥。所以每次開藥前,都要作出診斷才能藥到病除。千萬別服用了某一條藥方,身體舒服了,便盲目繼續服用,如果身體健康,沒有生病,其實沒有必要繼續服用,若是盲目追加,可能反會帶來一些健康隱患 ,好心辦壞事。尤其慎重提醒,要對中藥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中藥也是藥,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Bobo有點惆悵,續問:「那即是?」
我答:「綜合以上所述,中藥打成粉和熬成湯藥喝,其中的成分可能會發生改變,從而藥效容易受影響,不好說哪種好,具體的效果要根據疾病、病程長短等因素來分析。但無論是哪種方法,服用中藥都一定要謹遵醫囑,不宜隨意調整。」
Bobo說:「長知識了,真是對服用中藥増加了很多認識。」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