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氣是種病】嘆氣反映健康?中醫拆解:「長吁」、「短嘆」病因各不同
你是否也經常不經意地嘆氣呢?嘆氣,在中醫裏又稱為「太息」,是指胸中憋悶,藉由噓氣紓解的一種症狀。中醫由以下特徵,解析「長吁短嘆」的幕後原因,並分享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調養身體。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是屬於哪一種嘆氣類型吧!
深長的嘆氣,屬於「肝氣鬱結」
精神抑鬱,導致血氣無法暢達,滯留在體內與臟腑,進而形成鬱結。此時會想嘆氣,便是想將體內的氣息疏通。因此嘆氣後,你會覺得放下心中巨石,感到心情舒暢。若是中了以下的其中3個選項,說明你的嘆氣很可能屬於肝氣鬱結,也就是因為壓力而引起的嘆氣。
1. 壓力積累,感到焦躁不安。
2. 嘴巴發苦,容易口乾舌燥。
3. 胸悶或腋下有疼痛感,藉由觸摸後能緩解疼痛。
4. 眼睛與面色偏紅。
5. 大口嘆氣,且嘆氣後,心情變得輕鬆。
「肝臟功能」的混亂,導致自律神經失衡,而引起以上徵兆。此時可以藉由穴位按壓的輔佐,舒緩壓力導致的病症,以減緩精神痛苦。
穴位:太沖
位置:足背側,在第一、二足趾跖骨連接部位的凹陷處。或用手指沿着足部母趾、次趾之間的夾縫向上移壓,能感覺到動脈應手的位置即是太沖穴。
方法:每日三次,每次30壓。
如果按壓太沖穴時感到異樣疼痛,說明你的肝臟出現了問題。按揉時力度控制在略微感到疼痛即可,切忌用力過大造成皮下瘀血。
功效:疏肝理氣。
淺短的嘆氣,屬於「氣虛」
中醫所指的「氣」,是一種流動在體內的能量,用以維持臟腑的正常運作,構成人體的生命與活動。因此當體內氣血不足,易使人感覺疲累乏力,拖延懶惰,寒氣乘虛入侵,因此容易患上感冒,或引發腹瀉症狀。
1. 日正當中就覺得疲倦
2. 出現心悸、頭暈目眩的症狀。
3. 容易感冒。
4. 呼吸短淺,需要常常換氣。
5. 頻繁出現小聲的嘆氣。
6. 腸胃疲弱,食慾不振。
若是中了以上3個選項,說明你的嘆氣很可能是因為「氣虛」所引起。要消解氣虛,首要做的就是恢復體內陽氣,調養內息。運用針灸,可達立竿見影之效。
針刺:關元、氣海和湧泉等穴,以補手法,佐以艾灸,留針20分鐘,隔日1次,七次為一療程。
除了補益陽氣和調養內息外,還可達到解鬱除煩,健腦抗衰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