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9/2014

珠寶店: 梗有一間喺左近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葉毅

    葉毅

    珠寶鑑定及估值專家,長期工作於珠寶和藝術品行業,從事珠寶鑑定評估和奢侈品牌發展工作。1993年榮獲英國寶石學會行業大獎。曾於法國巴黎HEC及ESSEC商學院進修奢侈品牌管理,持有香港會計師公會之資深會計師(FCPA)和英國寶石學協會之寶石鑑定師(FGA)資格,現為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及私人執業。

    璀璨風尚

  近年出現珠寶店多過超市的現象。有些珠寶品牌更是「梗有一間喺左近」,直迫便利店般開點。現在的珠寶消費更以品牌消費,品牌建立形象,提供消費者信心,在一件小小的寶石首飾上,涉及大量知識和金錢,所以,品牌是信心,信心就是黃金了。

  曾有調查解構一件中高端品牌的鑽石戒指,發現其製造成本佔零售價為41%,營運成本為34.4%,推廣及營銷成本為6.4%,稅金為6.2%,淨利潤則為12%而已。奢侈品牌或大眾品牌的珠寶零售商面對人工、租金、物料和推廣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除了暗暗地把零售價提升外,也很致力地在產品上多花心思,實行「高端形象,大眾出品」的策略。所以,我們多見了懾人的室外發光牆身和花巧的陳列裝飾,卻少見了精緻的珠寶首物和高級的寶石。在平面廣告上,在中心位置看見品牌代言人的大頭,產品卻輪為配角,尷尬地佔在偏離的位置上。產品設計以簡約為主,多採用中下級別的貴重寶石(如K至M色、SI淨度級別的鑽石)或半貴重寶石(如水晶或坦桑石等),以控制材料成本。

 

  自珠寶商品化後,再加上資源的稀缺性,製作手藝的失傳,要擁有一件美麗和傳世的珠寶再不容易了,不論買家有多大的預算。常聽到高級鐘錶及珠寶商常在拍賣場上競投自己的作品,如剛過去的蘇富比春拍,以二億港元成交Barbara Hutton曾收藏卡地亞出品的滿綠玻璃種翡翠項鍊,創了翡翠最高成交金額的世界紀錄,而買家原來就是卡地亞珠寶。有人會簡單地想這是做勢行為。不過,這層次的品牌真的有這需要嗎?或許,他們最明白甚麼是最好的-Good old days.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Jazz Up Your New Yea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