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2014

大角咀永豐:「麻甩」風味小店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龍少爺

    龍少爺

    龍少爺 (Daniel Ho),網上食評人及書本《五味樂緣》作者,愛吃愛煮愛分享,對烹飪及美味有所追求,依然相信無邊無際的飲食世界有無限可能,現於不同媒體平台拍攝飲食節目及撰文。

    為食龍少爺

    逢周五更新

  久沒蒲頭的「龍博士」又如流星般出現喇。今日教大家兩個字的典故,就是「麻甩」。

 

(圖片從網上搜尋)

 

  根據網上典故,在大清時代,廣州有很多比利時籍傳教士及醫生,每當有病人求醫,他們就會用法文說「malade」,就是「病人」的意思。那時廣州人誤解「malade」是指男人,所以就有廣東話「麻甩」這個詞語的起源。加上當時廣州人對外國人沒甚好感,「麻甩」這個字也帶有一些貶義。

 

 

  好喇,回歸美食。有些土炮餐廳,沒有美麗裝潢,服務也只是一般,但這些小店就總會有股魅力令你間中來癲狂一下,甚有「麻甩」風味,其中一間就是大角咀的「永豐」。這日就相約了幾位飲食爛腳來晚飯兼慶生,先來「黃金椒鹽三鮮」

 

 

  鑊氣小炒,送酒好拍檔,來「永豐」不叫這些也對不起自己啦!有超大的魷魚鬚,狗土魚及腰果,魷魚不算超彈牙,惹味卻是事實。

 

「風沙雞」

 

 

  每次來必點的招牌菜,炸子雞灑上炸蒜粒,皮脆與肉嫩也有做到。

 

「椒鹽飽魚」

 

 

  鮑魚肉質爽彈,表面炸醬太有點厚,鮑魚肉炸後也不會特別吃到鮮味,但那大量的椒鹽及炸蒜蓉卻呈現了鮑魚仔的另一種美態。

 

「砵酒焗蠔」

 

 

  桶蠔加上洋蔥、紅酒及黑椒用錫紙去焗,上次來吃不夠鹹,這次剛好,蠔肥美及邊微焦,香口!

 

「水佬花甲煲」

 

 

  又是必點之物。滾成奶白色的魚湯底,加了花甲、蒜子粒、辣椒、芫茜、香茅。湯底鮮,味道甜得來有點複雜,帶丁點辣,依舊出色。

 

「豉椒炒聖子配煎米粉底」

 

 

  本來想點海蝦,可惜賣晒,轉戰聖子。肉剛剛熟,沒有過老的情況,而且豉椒汁味濃,一啖一大抽聖子肉,另一亮點絕對是碟底煎得焦脆的米粉,吸盡鮮汁,一眨眼米粉已一掃而空,又一「妹仔大過主人婆」的好例證。

 

  最後的菜類有「啫啫系」及「吉列系」,你愛那一款?

 

 

  全晚加免紅、白酒開瓶費,自攜酒水豐儉由人,此「麻甩」飯局埋單人均約 $200,開心就是如此簡單。

 

  下集「龍少爺話你知」,不日出現。

 

「永豐餐廳小廚」

地址 : 大角咀中匯街51號地下

電話 : 2391 4113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