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012

迫不及待變單身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張曼娟

    張曼娟

    張曼娟,祖籍河北,生於台灣的六○年代,在民歌與夢想的歲月中成長。

    生於幸福溫暖的家庭,對美好情感深具信心,有柔軟敏銳的心靈,也有意志堅定的執行力。

    相信自己可以軟弱也可以勇敢,享受孤獨又熱愛人群。

    最為人熟知的作品是《海水正藍》,銷售超過50萬冊。近年來創作女性自愛書《女人的幸福造句》、《幸福號列車》等,認為女人必「先自愛而後人愛之」。

    信仰愛情,卻不信仰所謂「永恆不變的愛情」,因此選擇單身生活,企圖探測靈魂的獨立完整。

    以書寫與生活態度創造女性新美學,擺脫「剩女」之稱,邁向「盛女」的康莊大道。

    具有文學作家與大學教授的身分,悠遊於古典與現代的領域,左右逢源。已出版作品約四十種,卻還有更多靈感等在前方。

    好愛情‧壞愛情

    每周五更新

  在網路上看見一則貼文,大意是說,情侶一吵架,就把狀態改為「單身」;但我們跟父母吵架,並不會將狀態改為「孤兒」,這是為甚麼呢?

 

  我的朋友們瘋狂轉貼,不斷的問:「到底是為甚麼呢?」為甚麼和情人吵架,感覺如此絕望?用一種先下手為強的姿態,立刻修改網路上的狀態。「單身」的新狀態不見得是要吸引他人的追求;也不見得是期望一段新關係的開始,而是一種示威:「沒有你,我也能好好的活下去。」同時,也會引起網路上朋友們的關注:「你們吵架啦?」「發生甚麼事啦?」「還好嗎?」於是,迅速傳布了自己的情感風波,成為焦點人物。

 

  我的朋友佳君說,她從不把自己的情感狀態PO上網,因為不喜歡別人的參與和介入,也不明白在網路上大量貼文,自曝隱私的人,是怎樣的一種心態。在面對感情時,有人喜愛隱密;有人喜愛張揚,我感到疑惑的依然是,與情人吵架時,為何這麼輕易的貼出「單身」這兩個字?

 

  我的朋友日升說,那是因為我們在愛情中欠缺安全感。我們都確信和父母鬧意見,他們不會離開;和情人鬧意見,卻可能從此以後分道揚鑣。在信任感不足,安全感欠缺的情況下,表現出的反應是如此的絕情,絕情的人,其實都是絕望的。

 

  近日又看見一對洋人老夫妻相扶持一輩子的歡樂合照,別人問他們維持婚姻的祕訣,老先生說:「我們這一代的人,東西如果壞了,不會把它丟掉,會把它修好。」看得我一陣酸楚湧上心頭,這不僅是愛物惜情,也標示出一種人生觀。充滿熱情與希望的人,才會相信壞掉的東西可以修得好,才會在東西修好之後,依然保持著珍愛的熱情。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沒有相關資料。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