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2013
拍場局中局
有錢有江湖地位的古董商去陸羽茶室地下喝早茶、嘆點心;無錢又無江湖地位如筆者般的古玩佬只能去華樂冰室飲杯凍檸茶,食個包填飽肚子。
幾天前路過嚤囉街,碰到一個行家,他一定要我陪他食早餐。我剛剛阮囊羞澀,有人請我食早餐,真是梁山好漢「及時雨」再世。
他說最近去拍賣會,想拍一支有修補、估值400,00-600,000元的「乾隆青花抱月瓶」,舉到一百三十多萬也買不到,最終由其他人以1,800,000元買走。後來有另外幾個行家告訴他,那支抱月瓶是高仿,卻故意將它砸爛少許,轉移視線,問我知不知道這回事。
十多二十年前我在上環永吉街誠利商場一個店家那裏,以十萬元買過一支「大清嘉慶年製」款青花賞瓶,拿回店舖之後找一個專門買賣清官窰器的行家跟眼,他說重量不對,太重,嚇得我連忙退貨。自此之後,我自認眼拙,對清朝青花器充滿戒心,能不買就不買。
晚清/民國 德化白瓷觀音立像
當造假者連器型、畫工、青花顏色、白釉、胎都可以仿到百份之一百,新進買家如何看得出是高仿?
以前的老行尊教睇「寳光」,是鑑定瓷器真假的一個不二法門,因為瓷胎經過高溫燒製後,會產生「火氣」,歷久不散。後來造假者知道破綻所在,研發出用葯水不停洗擦新出窰瓷器,消除「火氣」,但始終不能消除殆盡。最近十年八年造假者跟他們的幫兇又更上一層樓,所見的高仿瓷器已完全沒有「火氣」。至於「寳光」這樣的抽象東西,十九新進買家、炒家掌握不到,唯有做「水魚」。
我叫他們做「水魚」,他們可不服氣,反而嘲笑我是「窮鬼」、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
跟「窮得只剩下錢」的人爭拗,智者不為。反正炒家們最需要的只是大拍賣行發出的收據,真是「一紙在手,世界通行」,他們才不理會在拍賣會買到的貨是真是假。
有這樣的一批盲毛炒家,當然會造就一些渾水摸魚的拍賣行。我冷眼旁觀,最近幾年的拍賣會充斥很多假貨,買家絕大部分額頭有個「盲」字、心口有個「勇」字、「窮得只剩下錢」的炒家。
元/明 哥窰葵形洗
清十八世紀 仿官釉小瓶
俗語說「假到七彩」的清朝青花賞瓶總是拍出,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到處打聽,才恍然大悟。買家原來不是已有多支一模一樣的賞瓶存貨,就是在拍賣行以低價拍入一支贋品後,再買入多支一模一樣的高仿賞瓶,然後再一支一支地慢慢出貨。一張大拍賣行的收據用完可以再用,真是「老千計,狀元才」,不由我不佩服。
高仿永樂、宣德青花瓷器,自從古董界老鼠老胡被兩大拍賣行封殺之後,已消聲匿跡了一段長日子,最近幾年又見到它們在拍賣會出現。究竟是拍賣行看走眼,還是拍賣行趕這淌渾水、與賣假貨的老千同流合污,我心中自然有數。
假拍品充斥,只能解釋為競拍者水平低,拍賣行認為有機可乘?一尊晚清/民國的德化白瓷觀音立像,聚釉處泛綠,與德化白瓷普遍是米白色、米黃色大相徑庭,兼且火氣逼人,卻估值1,200,000元-1,800,000元,最終流拍,似乎是理所當然。
一件所謂元、明時代的「哥窰葵形洗」,估值200,000-300,000,最終以3,760,000拍出。為甚麼一定是元、明時代而不是明、清時代,甚至乎是晚清、民國時代?拍賣目錄介紹此器由貨主的祖輩於1920年代在上海購得,有收據有相證實此說嗎?二十年代沒有贋品?晚清、民國仿的算是真品還是舊仿?
另一件估值500,000元-700,000元,清十八世紀「仿官釉小瓶」卻流拍,這意味著甚麼?買家的眼睛是雪亮的,還是買家被拍賣行牽住鼻子走?
這些來源不清、穿鑿附會的拍品只是冰山一角。既然有那麼多盲毛炒家充斥每一個拍賣會,「博大霧」的拍品當然會愈來愈多。
新進玩家不懂得看真假,如何落場競拍?如果只是相信拍賣目錄所講的一切,真是要自求多福。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